作为孩子的第一任“社交礼仪老师”,家长一定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多为孩子创造与人交流的机会,并向孩子传授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与技能,多鼓励、激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或提升社交能力。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是一个智商与情商并进的“小能人”。生活中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技巧呢?
首先,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这点尤为重要。
儿童社交能力指的是能够和他人比较圆满的结交并相处的能力。按照人类的生长规律,绝大多数人的社交能力在三岁左右就有所提现,所以此时是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最佳时期。
孩子2岁开始进入自我意识的敏感期,要延续到3岁,从通过打人表达自己的不同意不满和说“不,不要”来感受自我的力量,尝试与母亲分离。到3岁开始通过占有拥有食物玩具来获得支配物品的快乐。孩子可以支配自己的物品时,交换物品就开始了,交换物品事实上是社交人际关系真正的开始。孩子开始交换食物,再到交换玩具,但孩子没有等价交换意识。这是最初的一对一社交。
很多成人认为,孩子只要在集体环境中,就自然会发展他的社交能力,但事实上,真正的社交关系是在和某个人产生联接的过程中产生的。当孩子发现交换食物玩具可以维持关系,但食物没了,对方得到玩具后,这段关系就结束了,到4-5岁,孩子发现,在社交关系中,真正的朋友是建立在志趣相投,彼此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倾听的基础上的。当孩子达到这种状态时,他和伙伴之间的关系就是真正的和谐了。当然即使这样,我们还是会看到两种孩子,一类是对物感兴趣,一类是对人充满了兴趣。
5岁以后孩子结束了一对一的交往,开始进入三四人一组的交往中,并在选择朋友上有了明显的精神倾向,也基本结束了以交换为目的的交友方式,他们开始表达爱意,消除孤独,也开始出现从心理上对别人的控制和反控制,出现了情感上的依赖和沟通,这奠定了孩子的社交人际智能基础。
其实在这些孩子社交性发展中,孩子会有一些社交信号的,比方说打人抓人,抢别人正在玩的玩具,拿别人的食物,跟着某个大朋友形影不离,分享食物玩具给别人等等。。。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示范引领能够帮助支持到孩子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人际关系呢?
1、 对他的新老朋友不评判。孩子无论在公众场合还是在朋友家里,新交的朋友和经常在一起的小伙伴,请避免根据孩子的长相,穿着打扮或者是孩子父母的工作等其他外在因素去评判,并要求限制孩子与这样的孩子玩耍。如果你有异议,建议用苏格拉底式提问去启发孩子,比方说“你觉得她哪一点很吸引你让你想和他做朋友呢?”这样你的孩子就会拥有包容宽容的高情商品质。
2、 对于孩子交朋友请勿强迫。由于自己和某个小朋友家长关系很好,就会带小朋友一起玩,当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和自己朋友的孩子去玩,请避免因为面子或自己的问题而不停劝说让自己的孩子和朋友的孩子去玩耍和相处。避免按照自己价值观的标准去判定孩子应该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什么样的人不可以交朋友。请给到孩子自由选择朋友的权利。这样你的孩子长大之后就会善于聆听倾听别人,这是非常重要的高智商的品质之一。
3、 定期带孩子去公众场合用餐和游玩,在公众场合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不同身份和不同职业的人,这是很好地机会父母去示范和引领孩子如何与这些社会中的功能性的角色去如何互动,这里包含了语言,肢体语言,行为等等的示范,当然还有价值观的示范。提供多种场合让孩子体验并给到机会练习。你会注意到,当你对他人或世界保持着好奇和探索心,你的热情激情就会很容易常驻在你心里,其实高情商的人是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对事物和人的激情与热情的!
其次,教育方式和成长环境尤为重要。
儿童缺失社交能力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孩子先天个性的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给孩子提供的成长环境最为重要。在生活中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学会礼仪礼貌,多赞美他人以及学会感受他人的情感。
1、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礼貌用语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常用的工具,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思想面貌。因此,建议家长,从小培养孩子学会说礼貌用语,能够帮助孩子处理人际关系。孩子早期的行为模式都是来源于对成人行为的模仿,所以教师和家长要积极主动地为孩子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利用榜样的作用,让幼儿主动使用礼貌用语。比如家长在待客的时候,主动热情礼貌地与客人打招呼,招呼客人“请坐”,“请喝茶”等。还可以将礼貌教育寓于游戏体验当中,让孩子在角色扮演的时候,体验待客之道,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此外,需要提醒家长的是,面对孩子家长也要礼貌,例如对孩子也一样要说“谢谢你,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才能保证孩子在养成习惯过程中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2、学会多赞美别人
对于孩子的世界来说,也一样会因为过分挑剔使朋友远离,而表扬和赞美别人是结交朋友、融入集体的重要方式之一。引导孩子善于发现周围人身上的优点,并学会赞扬别人的优点。
3、学会用心感受他人的情感
移情能力指的是感知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这是3~6岁幼儿需要掌握的一种能力,它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别人,自觉发生合作、分享、助人、谦让、安慰等亲社会行为,既能让孩子认识与接受自己,也能让孩子学习社会交往技能。比如一个孩子在玩玩具,另外一个孩子也想玩,他走过去一把把玩具抢了过来,这个时候老师走了过去,对抢玩具的孩子说,“宝贝,你觉得他被抢了玩具心情怎么样?以前你被别人抢了玩具的时候,你觉得怎么样?”孩子通过老师的提问,慢慢体会到了悲伤难过的情绪,最后将玩具还给了别人,并且将自己手上的玩具也拿出来一起分享。
最后,走出社交误区。
每个父母都希望他们的孩子有良好的社交技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但有时由于情绪的紧迫性或误解,引导孩子会适得其反。一些不恰当的做法,不管孩子的气质如何,都应该避免。
1、强迫孩子们在陌生人面前表演。
危害:容易产生社交焦虑
你知道,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擅长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父母骄傲、炫耀或只是为了调节气氛,有时会把年幼的孩子推到公众面前表演。这种行为不仅不尊重孩子,还会导致孩子发展社交焦虑,严重的还可能留下“公共情结”,将来面对大量陌生人会感到紧张、害怕。
2、强迫孩子进入陌生的环境。
危害:不利于建立孩子的内心安全感
在大多数父母看来,社交技能的表现是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所以孩子应该有更多的经验和尝试。但是他们可能忽略了孩子的年龄。
当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在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刻,如果你在陌生的环境中没有见到你认识的人,你会感到焦虑和害怕。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内部安全的建立,甚至不利于“空间恐怖情结”的出现。所谓空间恐怖情结,是一种压抑在内心的心理症结,当青春期或成年生活遇到陌生的地方时会产生超出正常人范围的恐惧,表现出高度的紧张和焦虑。
3、对您孩子的社交行为干涉过多。
伤害: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阻止孩子自己发现问题
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曾提出一种试错学习,即错误的尝试,一个人在自己操作后得到错误的结果,会调整自己直到正确为止。中国父母不会因为这种方式感冒,坚信“教育”的力量,通过自己的“明智引导”,孩子不会走弯路,不会遭受重大损失。
事实上,有些事情是必须教的,比如休息法则、启蒙知识、礼貌等等,但也有些事情要求孩子们主观地玩顿悟,比如社会交往。通过观察父母的互动,他们了解男人和女人是如何互动的,或者成年人是如何相处的,当他们和孩子在一起时,他们会吸取自己的观察经验,另一方面,他们是自我总结。例如,在孩子之间发生争执后,他们应该如何结束?如果我遇到一个你不喜欢的小朋友呢?如果父母一直干预,实际上会损害孩子自己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不要关注孩子的社会挫折经历。
伤害:在社交活动中,孩子们很容易变得更加被动,甚至孤立
在成年人眼里,社会挫折再常见不过了,但对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件大事。例如,“明确地说你不喜欢我!”“小红他们不带我去玩!”很多时候,在孩子表达他的“经历”后,许多父母会采取“敷衍”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你知道你的方法可能行得通,但它可能会让孩子们采取一种令人沮丧的方法来解决类似的问题,而下一次你不知道如何面对和解决同样的问题。早期的社会经历对一个孩子来说至关重要,这可能会影响他后来与其他人互动的模式。成功的社交经历有助于增强孩子与他人互动和相信自己受欢迎的自信心,而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谎言经历,如果没有适当的指导和安慰,可能会让孩子的个性在社交活动中更加孤立和被动。
社交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其中父母必须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
总之,作为孩子的第一任“社交礼仪老师”,家长一定要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多为孩子创造与人交流的机会,并向孩子传授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与技能,多鼓励、激励孩子,逐渐帮助孩子建立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