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到第2章中的认知发展提到发展的一般规律讲到,发展速度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发展是相对有序的,切不可急不可耐,要循序渐进,发展是逐步发生的,要遵循它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其中”有序”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是线性的发展或是可预测的发展,发展它是一个个体可以超前发展,也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稳定不变,甚至还会出现倒退。看了这一节,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有的孩子的学习常常不稳定,有时还有点反复,这都是属于正常的,作为老师或家长不要过分焦虑,更不要杞人忧天,这是属于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是静下心来思考,为什么这段时间会出现这个状况,原因找到了,就引导去帮助孩子尽快走出这个短暂的迷茫期。不要把孩子在发展中的这个问题扩大化。而应该以平常心去对待。最中孩子遇到的这个问题定会平稳度过。
阅读到 “发展的时机”这一专题中,我读到了“敏感期”这一关键词。尤其关注到孩子的敏感期,相信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有他自己的原因。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由于这个环境的影响或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影响,已经让他的行为习惯,学习方式,在待人接物处事方面慢慢的有了自己的一套标准,这些是我们常人不容易去发现的。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关注到孩子的敏感期让我认识到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重要时期和生命发展的点滴过程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年级的老师,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更是缺乏安全感的敏感期,离开了幼儿园步入小学阶段,事事都要学会去独立完成,在他学习的这个过程中更是不相信自我或是灰心的敏感期。而这个时候的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更是要起到这个对孩子的帮助与引导的作用。多点对孩子的观察与发现。才能顺势引导起到作用。
第三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概念是维果斯基提出过一个很有价值的概念,叫做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这是我第三次接触到这个概念,印象特别深刻。这是指,当孩子们的学习材料,其难度如果刚好比孩子目前的能力水平难一点点,那么这种学习材料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最有帮助。比如,孩子目前的能力水平是50分,那么30分难度的材料对于孩子来说太简单,重复也不能让孩子有所进步,80分的材料对于孩子来说太难,多次学也学不懂。50分到60分的材料比较合适,能促进孩子进步。
如果把最近发展区这个概念放在阅读上,那我们同样可以有一个阅读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师在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时,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更要了解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并根据学生所拥有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寻找其最近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