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啥不爱人情世故了?答案藏在生活里

以前的人情世故,真没那么多弯弯绕。邻居家做饭缺瓶酱油,推门就能借到。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挤在老房子里,长辈给小辈塞红包,孩子甜甜喊一声爷爷奶奶,那气氛热热闹闹的。村里有人家办喜事,不用特意招呼,街坊邻居都会主动来帮忙。洗菜的洗菜,搬桌子的搬桌子。那时候的人情往来,都是真心实意的。帮人是情分,被帮了心里也暖,大家都觉得这就是过日子该有的样子。

现在的年轻人可不太一样了。对这些人情世故,越来越提不起兴趣。春节回家最头疼啥?亲戚围着问 “工资多少啊”“找对象没啊”。上班的时候,也不想参加那些没意义的酒局。更不想为了 “合群”,硬着头皮陪领导说那些场面话。网上经常能看到 “拒绝无效社交” 的话题,还有人专门在社交平台分享 “人情世故回避指南”。有年轻人说,每次应付完这些场面,感觉浑身都累,好像把一周的劲儿都用完了。

为啥会这样?不是年轻人故意对着干。他们更看重自己的想法,想有自己的空间。不想被那些传统规矩绑得死死的。就像找工作,父母可能觉得考公务员、进国企 “稳定又有面子”。但年轻人更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哪怕是做自由职业,或者开个小店。生活里也是,不想为了 “合群” 就去参加不喜欢的聚会。更不想勉强自己和聊不来的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自由和舒服,比别人说的 “懂事” 重要多了。

现在生活节奏多快啊,压力又大。学生要熬夜写论文、复习考试。上班族要赶项目、天天加班,每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他们宁愿把有限的时间留给自己,或者和真心的朋友待着。也不想花在那些客套的寒暄、没意义的应酬上。而且现在社交媒体这么方便,在网上很容易找到兴趣相投的人。聊天不用想太多,不用讲那些场面话。这种简单直接的交流,比线下那些复杂的人情往来舒服多了。还有就是,现在很多人情往来变味了,成了互相利用的工具。聚会的时候比谁职位高、谁赚钱多。送礼还要算金额、想回报。这种不真诚的关系,年轻人看着就觉得虚伪,当然想躲开了。

现在年轻人都在找新的社交方式。“搭子社交” 不是很火吗?找个饭搭子一起吃饭,找个运动搭子一起打球。不用费心思维持多深的关系,相处着舒服就行。还有 “零糖社交”,就是说社交里不带那些功利目的。不用特意讨好谁,也不用伪装自己。这些新方式,其实都是年轻人在找那种真诚、简单的关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