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见过他,但是遇到他那一瞬间的感觉,就像是我们很多很多年前就认识了”。
一人窝在床上看完了一部《忠犬八公的故事》,同时也不知不觉用掉了很多纸巾。
这部在2009年就上映的电影,我拖延了8年才看,之前不断地听别人说,可总是给忘记。
影片开头是在一个教室里,老师要求学生以“我的英雄”为题,讲述一个故事。
主要讲述了八公与帕克教授之间的事情,他们的关系似乎已经超越了人与动物,反而更像是多年的挚友,逐渐演变成了家人般的存在。
起初教授将八公带回家,教授夫人似乎不太喜欢狗,让他赶紧找到失主,或者,让其他人领养去。
他去动物管理所打听可不可以将八公放在这。可听到对方回答,两周后,没人要,我们就要人道毁灭,还是将八公带回去了。
后来有一天,帕克夫人看到帕克跟八公玩得欢快,竟还亲自趴在地上给八公示范如何捡丢出去的球,有些笨拙,有些痴傻,却是发自内心地爱它。
而当时正巧有人打来电话咨询,她拿着话筒轻声说:抱歉,已经有人将它领走了。
因此八公才得以留在这个家。
随着这个家伙的一天天长大,变得像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它会每天都去送帕克上班,下午五点之前再来车站出口的青石台上坐着等待。
日日如此,路人及小商小贩也对这个常驻居民习以为常,路人会冲它打招呼,卖热狗的叔叔会给它热狗吃,它不是孤单的,有这么多人在爱它,待到帕克出来,再蹦跳着一块回家去。
可是突然有一天,帕克因为心脏病的突发离开了,在这之前,八公曾试图挽留他留在家里,可毕竟语言不通无能为力,只好看着列车一点一点脱离自己的视线。
车站的出口再没出现过帕克的身影,他消失了,在它的世界里,它见不到他了。
卖热狗的叔叔劝它不要等了,帕克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
可是八公始终相信帕克会回来的,他会的,只要它等,总会回来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冬去春又回,树叶绿了又黄,五点钟的青石阶,总会有一条狗在里坐着等待,像约定好了一般,总会如约而至,而约定,是它和它自己的。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曾说,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在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帕克会知道的,他看得见,这只整日整日坐在青石阶上等他的八公。
当镜头再转向八公的时候,它已经变成一个体态臃肿步履蹒跚的“老家伙”了,虽垂垂老矣却还是如期而至,一步一步走向车站的青石阶,趴在那里。
它渐渐闭上了眼睛,浮现出的画面都是帕克生前与它嬉笑打闹的场景,听说人死前的那几秒钟,脑海里会出现这一生所有的悲欢离合,一闪而过。八公也一样吧,它的生命到了尽头,半生的时间都用来等帕克。
故事到这儿又回到了开头,帕克的外孙将他的“英雄”讲完了。
是的,我们不该忘记爱过的每一个人。
我家前两年养过一条狗,小小的一只,它来我家没几天就跟我们打成一片了,有一天我下班回到家,它听到门响的声音就跑过来在我身边蹦个不停,当时我一个不留神车轱辘就在它身上碾压了过去。
它瞬间嚎叫着跑到车底下趴着不出来,我慌忙停下车子跑过去看它。
它在尝试着站起来,却屡次摔倒,我将它拖出来抱着它不知所措,我不断的询问它到底伤到哪儿了,不断地抚摸它,不断地掉眼泪。
当我看到它大便失禁的那一瞬间我就猜到它已经不行了,可还是依旧心存侥幸期盼它平安无事,家里没人,就我们两个,抱着它坐在石阶上无助地给我爸打电话,我说咱家狗死了,它死了,是我啊,是我把它轧死了。
然后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啊流,一直一直,控制不住。
那天夕阳西下,云彩红了半边天,它在我面前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因为我的过失,结束了它本就短暂的一生。
现在想来泪也止不住地流。
前段时间看到一条新闻,在长春,一个环卫工人养的一条狗帮他捡了三年垃圾,亦是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我一直都觉得狗是个神奇的生物,它们会很合时宜地帮人们做一些事情,甚至就算默不作声地趴在主人脚下也是好的。
无论猫啊狗啊,都是喜欢家里有生活气息的,之所以有人在,它们才有了家。
就像我家现在有一条狗和一只叫“木头”的猫,都是在室外生活。因为我妈不喜欢让它们在屋里乱窜,各处都沾满猫毛,这也无妨,这样也挺好,这样它们也有足够的自由去做自己的事情。
某天午后我们坐在外面晒太阳,木头颤颤地走过来,顺势趴在我脚边,又是打滚又是莫名跳起,还时不时地去追在葡萄架上落脚的麻雀。
一家人的目光都被它吸引了去,这家伙在家的待遇可不得了,反正我特别宠它,我妈表面上总是在训斥它,可能也在背后偷偷摸摸对它好,毕竟现在我跟我弟都离开家在学校,家里也就剩她和那只不会说话的猫和狗了。
既然决定要养着它,就要对它负责,抛弃不行,虐待更不行。
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难道不是一方会讲话,一方不会讲话吗?除此之外,没其他了吧,而更多的时候,动物比人更重感情。与其说它们离不开人,不如说这本就是相互的。
如在这部影片中,谁又能知道八公会如此执着于等待永远都不会出现的帕克,十年如一日地等啊等,在生命最后的那一刹那,总算是见到了心心念念之人,而这次,也必将随他永远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