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穿到大明,先反了朱允炆的江山
主角:朱允熥朱元璋
作者:斯虞
类型:军事历史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小说《穿到大明,先反了朱允炆的江山》,大神“斯虞”将朱允熥朱元璋作为书中的主人公。全文主要讲述了:常茹开心的接过了任务,表示一定好好去做,朱允熥让他教会大家,就是所有的士兵,先在讲武堂教,然后京营再到全国,行军的时候就可以唱,平时训练完也可以唱。
又跟梅殷说道:“姑父啊,这军规军纪也可以编成这种歌曲教给大家去唱,唱输了不就记住了吗,就算不识字也不影响的,记歌比背书还是要快一些的。”
>>>戳我阅读小说全文<<<
关注微信公众号【北巷轻阅】
去回个【4056】,即可继续阅读《穿到大明,先反了朱允炆的江山》小说全文!
“殿下,权力交接首要是要确保平稳过渡,我觉得可以开始在应天城戒严,对地方的军队进行一些调动和控制,清查朝中与诸王亲近的文武大臣,调离机要。”
朱允熥听了之后说道:“军队调动暂无必要,戒严更是会造成人心惶惶,孤乃皇上钦封的太孙,不能让人觉得我在惧怕什么!暗中防范就是了。”
这时卓敬发言道:“殿下,您说的有道理,但是我们也必须对一些心怀叵测之人做出必要的安排,毕竟殿下虽是太孙,但是皇上的儿子可还有不少呢!”
朱允熥也同意,问道:“那卓卿以为需要防范的是谁?”
“燕王朱棣!”
卓敬在历史上就曾跟朱允炆谏言说这个朱棣削藩会造反,他在宗人府对诸王有所了解,估计是知道一些朱棣的野心。
朱允熥自然是非常赞同:“嗯,孤知道了,燕王是孤的四叔,乃百战之将,又是中山王之女婿,有野心也是正常之理。”
解缙这会提醒道:“殿下,那这个时候魏国公徐辉祖我们是不是该关注一些,或者调离中军都督府!”
朱允熥否认了这个提议,他知道徐辉祖是效忠于朱允炆的,会不会效忠他不好说,但是现在也不能动他,否则就会让朱棣警觉。
“两位爱卿所言孤谨记在心,但是现在只能暗中布置,不能明面上让人看出来什么,否则一旦引起藩王警觉,在皇上殡天之际造成动荡就不好了,于我而言,只要平稳过渡,正统地位确认,诸王即便要夺位造反,那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当然,在暗地里朱允熥早就安排宋忠扩充锦衣卫,同时让自己的岳父赵思礼暗中监视应天城的动静,毕竟他可是囚禁朱元璋,矫诏废了并杀害朱允炆,如果让外人见到朱元璋或者他回光返照走出皇宫,朱允熥就死定了。
所以朱允熥大部分的心思都在皇宫之中,对于皇宫之外的事情反而没有多少担心。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灵魂,朱允熥可比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时候的大明王朝,诸王分封在外,反而应天城就剩下了朱标的四个儿子和朱元璋最小的儿子,除了自己和朱允炆,剩下的两个弟弟和朱元璋的小儿子都还小,而且也不是什么野心之辈,算是真正的中央空虚,而自己就是天降特种兵斩首。
五月初二朱棣就赶回了到了北平,立马召见姚广孝进行了商议。
“和尚啊,这皇上这突然之间就改立允熥侄儿为太孙,你有什么看法啊?”
“这个缺少具体的情报,从邸报所知的内容不一定是全部的真相,朱允熥我也曾见过其面相,并无九五之尊之命格啊,如何突然冒起?”
“是啊,我也纳闷皇上这决定啊!”
“王爷,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啊!朱允熥毕竟则几年没有得到培养,群臣要接纳熟悉也需要时间,如果朝中有变,他理顺朝政就需要很多的精力和时间,那就是我们的好机会啊,王爷,必须加强对应天的情报了,皇上如此急切的废立,肯定是身体不行了,不然这一废一立,至少得经过几个月半年的时间。”
“和尚,假如皇上山陵崩,我也没有起兵的借口和理由啊,这样卫所的兵马就不会听我调遣了。”
“王爷,朝廷不削藩我们起兵是得不到支持的!当然如果皇上西去,朱允熥不许诸王回京奔丧,那也可以集合大家的力量一起逼向京师,只要乱起来了,那就是机会。”
“是啊,阻止儿子尽孝的话,是可以作为一个借口的,可是我们也左右不了他的决定啊!”
“王爷,其实不是朱允熥不许你们回去,而是皇上不许你们回去。皇上爱护百姓子民,肯定不想你们回去劳民伤财,也担心边境安危,所以会留下遗诏不许诸王回京!”
“啊,那我们不是违背皇上旨意了吗?”
“不,到时候皇上已经走了,我们肯定不认这个是皇上遗诏,肯定要说这是矫诏!”
“和尚啊,还是你坏,不过我喜欢,哈哈!”
而到了五月二十日左右,太医戴思恭禀奏道:“殿下,皇上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了,随时可能西去了!”
朱允熥问道:“那现在如果让皇上醒来的话,能清醒多久?之后有何影响?”
在朱允熥心里可不想背上一个杀朱元璋的罪名,杀朱允炆这个混蛋倒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戴思恭想了想说道:“醒来的话,正常坚持半个时辰没问题,之后坚持到什么时候就只能看天意了!”
离史书记载的时间还有二十来天,可是自己让戴思恭故意让朱元璋一直昏迷,肯定多少影响到了求生的意志的,也许这就是最后的机会跟朱元璋进行对话了,于是朱允熥决定跟朱元璋交谈一次,也算是不枉到这明初走一遭。
“戴卿,等会我安排好之后,你这边就让皇上醒来吧,你做好准备,随时等我指令!”
朱允熥立马传令道:“王伴伴,立马安排,所有人殿外伺候,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进来!”
然后朱允熥略有忐忑的等着朱元璋醒来,朱元璋醒来之后戴思恭就立刻退去偏殿了,朱允熥看着朱元璋说道:“皇上,你醒啦?”
朱元璋这会是很懵的,沙哑的声音小声的说道:“你怎么在这里,允炆呢?”
朱允熥看着朱元璋知道自己说出真相很残忍,但是不说的话万一朱元璋有什么后手,那自己不就比较碉堡了,很多正史野史说他给朱允炆留下了一套僧袍,不说用意,但肯定有一些安排的。
“皇上,允炆二哥已经被我杀了!”
“你说什么?怎么可能?你胡说什么,不怕我杀了你吗?”
“皇上,你已经昏迷了三十五天了!这期间我矫诏废了允炆并安排他自尽了,之后又立我为太孙,已经过了快一个月了,满朝文武现在认的是我,而不是允炆了!”
“你……”朱元璋尽力的想抬起手来,可惜没劲了,只能喘着粗气说道:“王景弘呢?宋忠呢?他们怎么会让你乱来?”
“因为他们觉得我更适合做皇帝,所以都投靠了我了!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可干不成这大事!”
朱元璋尽可能的平息了一会自己的心情,眼角已经有眼泪留下了,以几不可闻的声音说道:“我尽力避免骨肉相残,结果还是走上了这条道路,老天啊,为什么会如此呢?”
过了好一会之后,朱元璋才看向朱允熥问道:“逆贼啊,你既然已经成为太孙了,干嘛不把朕一起杀了,你不怕我废了你吗?”
“皇上,你现在说的话就我一个人能听到,周围都是我的人,你说了也没人听啊!至于说杀你,那我做不出来,你可是我爷爷,大明的开国皇帝!”
“是谁在你背后支持你,你知道怎么治理国家吗?你难道想让大明万劫不复吗?”
“皇上,怎么会呢?我看史记看到胡亥因为赵高和李斯矫诏夺取皇位之后,我就定下了这个夺位的计策,现在也已经成功了,爷爷,我至少朱允炆要有谋略,更适合成为一个帝国的皇帝,朱允炆,一个书生罢了,迟早会被那些儒生给卖了!”
“你怎么敢杀允炆呢,他是你二哥啊,你废了他不就行了!”
“皇上,你不知道一句话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我不杀允炆,万一你突然醒来又想个什么办法复他的位,那我就死定了。”
“你有什么理由可以杀他啊,他仁孝爱民,你这样臣民不会信服的!”
“我以朱允炆坚持削藩废了他,关于锦衣卫的啊诏狱反省,然后他就自尽了!”
“你……”
“皇上,我也不想啊,只好帮二哥自尽了,不然天下不安啊!”
“你这样废了你二哥,你就不打算削藩吗?”
“削藩啊,说不定等我一登基就动手呢!”
“你以削藩为名废了允炆,你又……”
“皇上,你搞错了,以削藩为名废了允炆的是你,不是我!以后后人只会说:你看朱元璋的两个孙子,一个要削藩被废黜了,立了另外一个,结果一登基之后还是坚持削藩,你们说讽刺不讽刺!”
“这个还重要吗,我分封就真的错了吗?”
“爷爷啊,错不错的不重要,关键是你给你的这么多儿子留下了希望,做皇帝的希望,赵匡胤就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你自然不怕你儿子造反,可是我怕啊!”
“你不会想把你的叔叔们都杀掉吧?”
“那不会,我怎么会杀他们呢,只要不造反的,我肯定会让他们善终的!”
朱元璋听了之后,沉思了一阵,用最后的力气说道:“希望这是大明之幸啊!”说完又昏迷了过去。
朱允熥立马叫戴思恭过来把脉用针,戴思恭把脉之后说预计也就这几天的事情了。
>>>戳我阅读小说全文<<<
关注微信公众号【北巷轻阅】
去回个【4056】,即可继续阅读《穿到大明,先反了朱允炆的江山》小说全文!
朱允熥知道朱元璋已经时日无多之后,就回到东宫跟解缙和卓敬进行商议。
“皇上身体日益恶化,太医说也就这几天了,这后事得早做安排了!两位爱卿有什么可以教我的?”
解缙问道:“殿下,皇上有留下遗诏吗?”
“没有,皇上最近基本都是陷入昏迷之中,神志已经不够清楚了,没法子下诏书了!”
解缙建议道:“殿下,我觉得应该有一道遗诏,一则针对要安排后事,二则要明确殿下继位,三则借遗诏放开对殿下以后治国的限制!”
“详细说说!”
“第一,就是皇上遗诏要写明对诸王的安排和对臣民的交代,比如令诸王镇守封地安定地方等,第二就很明显了,再次重申殿下继位,让臣民明确殿下正统的位置。”
“第三也很重要,就是皇上现在的严刑峻法很多政策可能并不适合殿下今后治国,要写明以后治国政策不一定要按照皇上的政策来,可以自行调整,这样殿下以后就会少了很多的阻力。”
朱允熥觉得很有道理,不自觉的点了点头,这时卓敬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殿下,解大人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让诸王镇守地方不让进京恐怕有问题啊!”
朱允熥记得历史上朱允炆就这么干的啊:“哦,会有什么问题呢?”
“殿下,孝道是我们汉族自古的传统,我朝虽建国才三十余年,但是也很重视孝道,不说是皇上殡天,就算是寻常人家父母去世,那也不能阻止子女守灵尽孝,只有特殊情况才能夺情的。”
“如果殿下不许诸王回京,那岂不是大不孝!肯定会成为诸王攻击的借口,甚至他们会起兵逼宫!”
解缙则说道:“卓大人,我们说的遗诏是以皇上的名义发的,不是殿下的意思,怎么能算到殿下的头上呢!”
卓敬拱手说道:“殿下,解大人,皇上一旦殡天,那这大明天下就是殿下说了算,这账自然会记在殿下头上,而且如果在外的诸王不承认这时皇上的意思,说这是殿下的矫诏怎么办?那岂不是更给了他们作乱的借口!”
朱允熥记得历史上朱元璋是有遗诏的,至于是朱允炆借他的手写的还是朱元璋自己的意思,这个就无从考究了。而且也明确表示不让诸王回京,内容就记不清楚了,一些电视剧也有这方面的剧情。
朱允熥想了一下,说道:“皇上遗诏内容不变,按解卿所言,解卿起草一下。”然后看了看卓敬说道:“同时,卓卿,你替孤另外起草一份诏书,是我这个太孙的诏令,说孤不忍见诸王不能尽孝,故令诸王安置地方,尤其是要布置好北方边境防御,然后入京为皇上送行!”
这下解缙和卓敬都十分佩服了,朱允熥这一招够厉害,以朱元璋的名义限制诸王,又以自己的名义给诸王施加恩惠,两人齐呼:“殿下圣明!”
朱允熥又想了一会,说道:“还有一事,孤想以皇上遗诏的形式来施行。我想以后在朝中设立内阁!”
解缙和卓敬都不明白啊:“内阁,是什么机构?”
“内阁,很简单,就相当于你们现在这样,给我作为顾问秘书,对百官的奏折和国家大事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形成方案交给我做最终的决定,这个内阁的阁臣品级可以不高,但是一定要有地方执政之经验,同时能够灵活应变。”
解缙说道:“殿下,那就相当于汉武帝时期的内朝了,现在丞相被裁撤,这个内阁却是很好的解决了很多问题。”
朱允熥笑道:“是啊,所有的政务都由皇帝一个人来决定,那么多的奏折,皇帝再勤政也忙不过来啊!”
卓敬恭维道:“殿下,这样也给了群臣一个希望啊,内阁虽不是丞相,却也是行使了部分的相权,对百官来说这是一个上进的希望,文武官员也就不至于人人自危了,也是殿下信任百官的一个信号。”
说到这里卓敬拱手道:“殿下,这个事情还是殿下登基后施行比较好,没必要以遗诏的名义进行,这对殿下之后取得百官的支持大有好处!这个改革我想百官是肯定支持的。”
>>>戳我阅读小说全文<<<
关注微信公众号【北巷轻阅】
去回个【4056】,即可继续阅读《穿到大明,先反了朱允炆的江山》小说全文!
朱允熥看着卓敬很是满意,不愧是历史上第一个看出朱棣要造反的人,果然眼光很独到,果断的采纳了建议:“卓卿所言很好,大体就这么安排了,你们尽快把诏书草拟给我!”
解缙又谏言道:“殿下,你这个自称,一会是我,有时候又是孤,这个得注意点,毕竟作为太孙,还是要遵守礼制的!”
朱允熥也只好虚心接受了,不过好像很多电视剧里朱元璋到朱棣都是没什么太多的规矩的,看样子以后自己得好好的培养一下下一代,得看起来像是贵族,不要搞的皇族像土包子。
搞定了遗诏的事情之后,朱允熥又召见了徐辉祖、常升等五军都督府的五位负责人,虽然这些人肯定没有作乱的心,但是作为心上人的领导,对南京城的这些将领进行示好和慰问是十分必要的。
见礼之后,朱允熥就让人给大家上茶,然后朱允熥就从常升开始展开话题。
“舅舅啊,右军都督府都督做的什么样啊?现在军中将士如何?”
“殿下,军中一切都好,将士们训练也很认真!”
“是吧,魏国公掌中军都督府,皇上也是非常信任你啊,说起来你也是孤的叔叔一辈,孤的四王叔燕王的妃子还是你妹妹吧?”
徐辉祖一听立马就单膝跪地说道:“殿下明鉴,臣一心效忠皇上!效忠太孙!”
朱允熥立马把徐辉祖拉起来,亲切的说道:“孤要是不信任你,也不会让你继续担任中军都督府都督啊,不要多心,啊!”
又跟别跟前军都督府都督李座、后军都督府都督王宁、左军都督府都督陈用分别聊了一下,最后朱允熥坐下说道:“五军都督府掌管应天城的兵马,合计有在册兵马三十万左右,是我大明朝最锋利的利剑,各位将军要加强军队的训练,虽然蒙古人已经被驱逐到了草原上去了,但是对边关的侵略却是没有停止过,沿海的倭寇也是骚扰不断,我们的国家和百姓还远没有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
“各位将军作为军人,须要勤加操练,时刻准备好建功立业!”
然后又陪五位都督一起吃了一顿饭,之后就进宫,在乾清宫接见了皇宫上十二卫的负责人,分别进行了鼓励和慰问,最后对大家说道:“皇上已经是油尽灯枯了,太医预计也就是几日时间了,在此期间,一定要加强皇宫的护卫工作,严查进出人员,防止任何关于皇上身体状况的消息泄露,以免被有心之心利用。”
又宣布对大家进行奖励慰劳,十二卫的士兵每人赏赐白银十两!
最后朱允熥才召见宋忠和王景弘。
“两位爱卿,到现在为止,我们总算是大事已定,得偿所愿了!”
宋忠和王景弘立马跪下恭贺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好了,另外都起来吧,现在有一件事必须注意,后宫之中诸多的太监宫女,有不少都是诸王的眼线,因为诸王的母妃本身就在宫中,所以肯定会为自己的儿子拉拢一些人,所以一定严加管束,尤其是皇上身边和孤身边的太监宫女,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当然,孤也不是好杀之人,查清楚就行,皇上大行之后,有子嗣的后妃肯定会安排跟随其子嗣到封地颐养天年,到时候这些宫女太监都一起发过去就好了!”
宋忠劝谏道:“殿下,这私通藩王的宫女太监,我们不应该杀一儆百吗?”
“行了,我心里有数,杀人并不能解决问题,皇上杀的人够多了,可是这宫中与诸王通信联络的太监还少吗?既往不咎嘛,像王伴伴就从燕王的怀抱转到我的麾下了!”
王景弘立马跪下请罪:“殿下,臣死罪!”
朱允熥把他拉起来,说道:“别死罪了,你不犯错的话,谁也杀不了你!这后宫就先交给你了,有什么事情不决的话也可以找太孙妃请示!”
之后朱允熥又给这段时间陪着自己进行政变的三十人进行赏赐,每人先赏赐了一套宅子和白银百两,并封了除太监之外的二十人为男爵,承诺十位太监可以举荐一位亲属加入锦衣卫!
关注微信公众号【北巷轻阅】
去回个【4056】,即可继续阅读《穿到大明,先反了朱允炆的江山》小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