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学习了教学模式的建构后,我们紧随着线上共读课程进入了今天这一讲的学习,思考怎样才是一个好的结合科技应用的教学模式。当信息技术进入我们的视野到真正的走进学科课堂教学,要发挥最大效用,中间必然有一段或曲折、打破自我重塑的过程。
书中分享了香港辅助会小学李嘉涛副校长的一堂关于“人物描写”的语文课,结合所了解的教学模式图,该堂课程归属于结构化教学模式图。借鉴这堂课的五个学习片段,在麻吉星魔法课堂的主题探索环节可以是怎样的教学呈现方式呢?设定探索学习的主题为“宽容和理解”,第一个是导入课程主题,老师发布任务,小组交流讨论生活中或学习中感受到的关于宽容和理解的小事,老师利用IRS抢权让学生分享,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个是检测与研讨,老师在白板上出示学习过的课文《将心比心》,让学生再次回顾课文后,小组画出与描写人物遇事时的言行和神态有关的词语,拍照上传。老师利用计分板功能给小组加分。老师出示不同类型描写言行和神态的词语,让小组学生在需要检测的题目中填空。说一说有了神态的描写后,是否能感受到人物的内心变化。依据IRS反馈器收集的数据,可调整教学决策。第三个小组创作,小组学生可以绘制草图,画一画人物在遇事时的不同神态,拍照上传白板,全班分享。第四个是归纳和总结,老师总结整理创编有关“宽容和理解”的小事时,除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大要素外,还要抓住人物的神态和言行进行重点描写,烘托出人物心情的变化,推动事情的发展。学生完成剧本创编后,小组互评分享。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立足点始终还是教学,它服务于教学,能够提供数据促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