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的感知,最先应源于身体。
夏季不辞而去,无声无息,就此挥别,领教了酷暑的热情似火,除了留下阳光烙在皮肤上的黝黑,验证了生活的艰辛,既无怨言,也无不舍。
四季轮回,自然替换。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由不着你的所好,也不会随你的意志所转移。
剩下的便只有收拾好心情,好好迎接它的到来。
早秋的天,仍潜伏着酷暑的余孽。因了它的不甘心,使出其浑身的招算,仿佛藏于地底所有的热量都被逼使驱唤出来,化作了秋老虎。
然虽谓"秋老虎",终归是败寇之虎,虚张声势。吆喝不了一阵,也自悄然败去,走的灰溜溜,亳无颜面。
秋风挟萧杀万物气势,不临而至。
藐视着夏的离去,以胜者之姿,取笑着耽于室内一隅,早已丧失用途,蜕化成饰品的画扇。
得意忘形,看不到自己的背后是冷笑的冬。
画扇布满灰尘,对于取笑,不悲不喜,沉浸在自己对幸福往事的回忆中,对于秋风的猖狂,静而不语,懒以点破。
临秋不惊,必须具备一个好的身体。
对于炎热的夏,窝居于空调房的人们早以行动作出对策。反较于秋风带来的那份自然沁心的凉,却有点措手不及。
穿少了吧,从早到晚一如的凉,孱弱不堪的单薄不经意便被风寒侵蚀,涕泪横流,惹人怜悯。
穿多了吧,既怕午时温度上升带来自身的不耐,还有路人投过来异样眼光所带来的尴尬。
"二四八月乱穿衣",在秋天便给了你切肤的体会,作出了很好的注解,当然,有了依据,对于他人的取笑,还击便也理直气壮。
秋天于我,不是满街流动风景消失的遗憾,也不是目视秋风扫落叶的嘘叹,疲于应付的却是秋困。
伴随着秋高气爽的惬意,带来的却不是兴奋。稍一停顿下来疲倦感便如影随行,催人昏昏欲睡,哪怕早早的入眠也无济于事,那种入骨的倦意无时无刻,缠绕着你,毫不休停。
身体和精神,这时难得的团结。砌一壶浓茶,泡一杯咖啡,也驱散不开。
深恐如此下去,博个"亚健康"之美誉,遂翻书求因,以释其弊。
"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予食补。
立秋遭遇“秋老虎” ,体弱须防中“阴暑”
立秋以养收,以顺应天地之气。
秋防温燥,"小辛增酸"。叩齿生津以去躁。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以休待养。
重阳登高解秋郁,秋风送爽宜出游"。
诸如上述,有食补,有预防,有对策,有方法,观者静参其理,慢慢领悟。
于秋的感知,最终应源于内心。
"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刘禹锡。
"人心静则思明,明者自笑观季变",借刘公之言延伸引喻,应同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刘禹锡。
诗人另辟蹊径,一反常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刘公虚怀若谷,胸襟开阔,豁达开明,自难仿效,唯有学习。
一样的秋,因了心态不同,入目的风景便也各异。
度他人之举,以释已之惑。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始持一颗平和宁静之心,笑纳四季,静观人生,
识繁化简,顺其自然,波澜不惊,仅此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