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有说到跨界,混圈子,要做一个培训师圈子里英语发音最标准的人。而现在,有的人会在名片后面加上不同职种,比如:程序员/摄影师/自媒体人。
在不同职种间以斜杠间分,是我们现在称呼的
//斜杠青年//
最早呢,是下面这个词
斜杠效应 The Slash Effect
Slash就是间隔在字母符号间的斜杠符号 /
斜杠的标准,是指拥有两个以上能被他人辨识的技能。
在中国,大概年轻人较多斜杠的,这个词就转变成了斜杠青年。
关键词:能被他人辨识
认识个90后妹子,特会用手机拍照,文艺小清新。去日本和越南的游记,被我们誉为看了照片也想走一次的游记。但是,光被称赞还不够,当有人专门请她拍照或者分享经验,甚至愿意付费的时候,这项技能就达到了能被他人辨识,达到专业的最低交付水平。
所以,不是只有皮毛就能称斜杠,至少得是刻意练习,能拿得出手的技能。
斜杠的五种模式:
1 稳定职业➕兴趣
当兴趣还没能达到交付水准,还不能换来收入时,稳定职业的收入,能保证基本生活标准。
有人说,我觉得代购买手前景不错,但又怕收入不稳定。那大可以先做斜杠,工作/买手。既保证生活,也发展兴趣。
2 左脑➕右脑
理性➕感性的斜杠式组合。曾看到一篇文章里说,一位小说家写作累了就做做数学题,左右脑切换,提高效率。嗯,学霸的世界学渣很难懂。
程序员上班工作使用左脑完成思维和运算,下班后可以尝试画画 摄影 音乐,用用感性的右脑。
3 大脑➕身体
作为一个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坐在办公室的现代人,下班后尝试唤醒身体机能也不错。
之前知道有白领,下班去做瑜伽教练,真心强!也是实践大脑和身体的双锻炼
4 写作 演讲 教学 顾问组合
成都新精英生涯俱乐部有位鹿姐,从报业辞职后,写作 学校生涯讲授 新精英线下分享 还是女性成长微信群的主导者。这就是一个完美组合,相互辅助。
5 工作中的多领域
有的人在工作中本身就涉及多项职能,比如前任领导,现在负责EC电商项目,既负责运营又要管理。本身工作就已经多项斜杠。
做斜杠的好处:
1 工作以外的发展补充
学生涯规划时有位体制内的同学,她非常想辞职出来做生涯规划师,但做为初学者,专职做规划师可能连饭都吃不上。那就完全可以先当副业做,发展得好再辞职也不晚。
2 职业的深度发展
有位认识的同事,负责装饰媒体物的。工作中发现很多合作伙伴请的外部装饰公司根本搞不清楚要求,做的装饰既贵还没用。他抓住了这个机会点,开了公司负责这些合作伙伴的装饰。因为他非常明白规则,做的东西符合双方的需求,现在专职创业,连公司领导知道了都表示赞赏。
3 多项发展,确保未来的砝码
腾讯在做通讯APP时,不知道能做个什么出来,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会被客户喜爱。于是,在几个团队同时开发推进下,微信最先出来,也被市场快速接受,多项发展可以优胜劣汰。
学到过一句话:刚开始时,多做加法,积累起来。慢慢地再做减法,减去不适用的。
我们也无法明确未来什么会崛起,先做加法吧!
最后一句,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斜杠。
1 清晰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
在自己的领域可以深挖各种可能,还有无限开采价值的。专注在一个领域,避免分散注意力。
2 把斜杠当不断转场的人
本职工作都做不好,你以为换个地儿就能做好了?
上班8小时都做不好的事,你以为下班几小时就能做好了?
啪啪打脸吧!好疼!
写在简书的第二十七天 27/100
今天,先把学习内容写进工具手册,再根据内容写简书,思路清晰,但更花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