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中为何都要放一面“铜镜”?古代的铜镜,真的能当镜子用吗

和大家分享一句唐太宗的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句话非常有名,其实它还有另外一种读法: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

那么在古代,鉴和镜,是可以通用的,因为在最早还没有镜子的时候,古人想要照照自己的容貌,用的其实是“鉴”。

铜镜

所谓“鉴”就是水盆,用一个陶土做的盆子装满水以后,等这个水面平静下来以后,就可以照出自己的倒影,所以咱们有个成语叫作“光可鉴人”。

那么什么时候,才出现镜子这种东西呢?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铜镜,距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在西汉以前,铜镜也一直被称作为“鉴”。

“镜”这个字的写法,最早是出现在西汉的古籍当中,此后在很长的一段历史当中,镜和鉴都是可以互通的。

铜镜

所以我们所熟知的资治通“鉴”、以史为“鉴”,都是基于镜子可以照容的这么一个现象引申而来。

那么古代的铜镜,长什么样呢?去过博物馆的朋友一定都有看过,古代的铜镜可以说是多种多样,有圆的有方的,甚至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款式,不过,大家应该都有发现,在博物馆看到的铜镜,都是背面,几乎很难看到铜镜的正面。

我到博物馆去过多次,很想看一看铜镜的正面,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镜面效果。

铜镜

但是很可惜,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些历史久远的铜镜,绝大部分都已经被腐蚀,早就已经失去光彩,而且正面也没有任何的雕刻和花纹,所以博物馆在展示铜镜的时候,一般都只把有花纹的背面展示出来。

这样一来,就有很多的文物爱好者,就对铜镜的真实效果产生了怀疑,古代的铜镜,到底能有什么样的效果呢,真的能照清人影吗?

古人

虽然咱们不能穿越到古代,去看一看铜镜的真实效果,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依然有铜镜的身影,比如有很多人家的大门上,就会悬挂一块铜镜,这种铜镜叫八卦镜、又或者叫辟邪镜,一般它的镜面,都是稍微凸起的,有点类似于哈哈镜的效果。

然后在网络上,也有很多手工达人,我最近就有看到一个高手,把一块圆形的铜板,手工打磨抛光之后,做成了一个清晰度非常高的铜镜,大概抛光到1500目的时候,铜镜就可以非常清晰地反射影像,几乎和玻璃镜面的效果没有区别,由此可见,古代的铜镜,的确可以达到真实的影像还原效果。

铜镜

在博物馆,我们还发现,几乎规模稍微大一点的古墓,都出土有铜镜,那么古墓中为什么都要放一面铜镜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铜镜反射的光影是一种至阴的光芒,也是通往另外一个世界的通道,所以在道教里面,铜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法器,从汉代开始,古人就有在墓葬中放置一块铜镜的习俗。

由此可知,古代的铜镜的确有可以媲美现代玻璃镜子的效果,即便在如今,普通的铜镜也可以算是一种更为高级的镜子,只是它的打理和保养,实在是太麻烦了而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 光如一片水, 影照两边人。 月生...
    辽Atom阅读 3,275评论 0 1
  • 继续在博物馆中徜徉,很多逝去已久的物件,只能在博物馆中一饱眼福了。日常看到的佛像很多,但是历经数百年的木制的雕像,...
    爱写游记的江南小哥哥阅读 688评论 0 0
  • 楔子 这个城市的秋天如此短暂,十月刚过,北方冷空气便长驱直入。由于地处平原,无任何山脉阻挡,气温一夜骤降十几度...
    张卓辉阅读 456评论 1 3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13评论 28 53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吗?以后人工智能技术真的能达到电影里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吗...
    ZLLZ阅读 3,947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