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极度恋家的人。
端午节我回了一趟家,回家前激动万分,可一旦到家就开始惶恐,担心着一分一秒的流逝,可时间却丝毫没有因为我的担忧而减慢半分,反而一小时一天地过去,转眼就到了要走的那天,于是这一天就只有一个想法:要是时间定格在这一刻该多好。本来想好离别时不哭,但进站前抱了妈妈一下,泪便哗哗流下来,我多么舍不得离开妈妈,舍不得离开家。
我时常想如果当初我学习不咋地,也许现在就可以像我的大部分女同学一样嫁一个邻村的男人,时不时回一趟娘家,和妈妈一起买菜做饭,一起逛集市,一起唠家常。就算学习好考上大学,如果当初我选择一个其他专业,比如医生,比如律师,比如金融,我都可以在县城找一份工作。可偏偏我读的是软件工程,回家便意味着失业,所以只能继续留在上海。一边是想回家的强烈欲望,一边是实现价值的自我要求,矛盾的心情时时刻刻折磨着我。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父母提出去养老院,是该支持还是反对”,我强烈反对。不管支持方提出养老院有多么好的医疗设备,多么专业的看护团队,我都坚持我的态度。理由只有一个,没有爸妈的地方就不是家,而我做不到把养老院当作家。我在外努力挣钱的目的是希望有朝一日在上海买房把爸妈接来,而不是花钱把他们送去养老院。就算是父母主动提出来的,我也只能理解为我没做好女儿,那我再努力就是。而对如此恋家如此想要陪着爸妈的我,他们又怎么忍心提出离开我去养老院呢。
前段时间一个在北京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她和男朋友打算以后定居杭州,端午节过后就到杭州上班。我听到这个消息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身边又多了一个朋友,上海到杭州相比到北京可近的不是一点。但我又不免替她担忧,她家是河北的,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回家。有一次她在朋友圈抱怨在高铁上站了两个小时才到家,而她的抱怨在我看来却是炫耀。对我而言别说两个小时,就是站四个小时能到家我也会谢天谢地,可是她偏偏选择远离家乡来到杭州。我劝她三思,她似乎并没有把这当回事,只在意杭州的房价、消费水平和居住环境了。我想大概人各有志吧,如果我有第二次选择城市的机会,我一定会选择西安,选择天津,选择太原,能离家多近就多近。
去年妈妈来上海,我请了一星期假陪她,但说实话,我玩得并不踏实。因为我刚进入一个新项目,我担心一个星期后我跟不上进度,担心我没在release之前完成任务,担心因为我的延误导致项目不能如期上线。但今年我却不这样想了,端午前我也刚加入另一个新项目,可我依然在端午请了一星期的假,而且这次没有任何担心,不是因为我工作经验多了自信了,而是我明白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工作永远做不完,任务可以等我回来再做,但父母老去的速度却不会等我。他们都老了,我陪他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少。所以我很不理解那些过年不回家选择加班挣钱的人,很不理解他们怎么能度过那漫长的除夕夜,怎么抵御思乡的噬心之痛。在我看来钱可以少挣,但家一定是能回就回。
我常常向妈妈感慨:啥时候我能回来再也不走啊。妈妈总会说如果你天天在家,家就不再那么美好了。我思来想去,妈妈说的确实有道理。如果我真放弃上海的一切回到家,终有一天我会厌烦那平淡无奇的日子,厌烦那一眼望到老的生活,而那时我曾经朝思暮想的家就会成为束缚我看看大世界的羁绊。
原来家正是不能常回才如此可恋,正因为爸妈不能常见才会分外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一分一秒。如果离别只是为了下一次更快地相遇,我想我会离开的洒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