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
在地铁上周围的人几乎都在清一色刷天猫淘宝;
排队等电梯,旁边的妹子在刷淘宝,每一件都会点开看一下;
下班回家,刚吃口饭,老人跑过来拉着我,赶紧帮我看一下,天猫的这个套餐到底划不划算;
双十一还没到来,天猫、京东开始强势品牌预热,真的是有效果的。
办公室的行政小妹说这次双十一好像没什么要买的,看看自己的购物车也妥妥的加了几十件了。另一个小张更夸张,光是定金就付了将近1000元了,我很担心她这个月的工资是不是够花。而朋友圈的好几个小伙伴都拉我进各种红包群,号称这段时间会不定期红包轰炸,最后我全退了。
这种从视觉、到口碑、到朋友圈的强势营销还是很有用的,感觉全世界的人都在做一个动作,就是加购物车啊!从来不挤双十一这趟班车的我,这次也被迫打开APP,看看到底这次的双十一有多优惠。
京东广告图,来源网络
我看了一下这次的双十一活动有几个感觉:
01
首先品牌店在天猫的优惠力度绝对比京东大,比如优惠金额,赠送的产品,抽奖等活动都是天猫占绝对优势,所以如果想要购买一些大牌商品的东东,还是选天猫比较划算。
02
其次很多满减的活动很怀疑是噱头大于实际。比如很多店都在这几天抽满减券,我见过相当给力的是满“99减50”,“满199减100”,满“300减150”等等。
貌似很给力啊,而且每天四次整点疯抢,我这两天浪费了一点时间,等了几个整点准时抢,结果发现,刚到整点还没刷新,屏幕显示已抢完,首先是怀疑这些券真的有吗?再看看商品的价格,如果没有这些满减优惠力度还不如之前的聚划算。
03
还有一些商品限定名额满赠,比如有一款洗发水的优惠力度非常赞,第一套的价格已经很优惠了,第二套居然还是“0元”,但前提条件是必须拍下第二套,而且名额是在第1-3000名之间。
而在加入购物车付款的时候不会显示自己是第几个购买的用户,所以如果客户是冲着第二套0元去的,结果很可能是多买了自己不需要的一套,付了全款,另外一套就放到过期了。(因为第一套确实有点多啊!)
04
满赠是很多品牌常用的手法,这次的满赠乍一看也相当美丽,但我搜了自己平时常用的一些牌子旗舰店,和种草已久的牌子,确实满赠的赠品很多啊,仔细一看都不是适合我的,首先有些满赠赠送的确实是正装,不是小样,这样确实划算。
但比如一款洗发水,我平时一直用的是清爽去油的,但赠送的深层修护的,而且一送就是2瓶,还送了一款护发素是我根本就不会去用的,刚想加购物车,想想不用就是浪费,果断放弃。
05
其实每年双十一我自己倒没什么想囤的,但会给孩子买一些冬装,或者是日用消耗品,但今年看了几个大牌,过冬需要的物品看似给了很大的折扣。
但翻看了自己之前在聚划算购买的价格,显然聚划算便宜很多,而且当时尺寸齐全,物流又快,所以感觉一些品牌商确实是事先抬高了价格,再给到一定优惠,不是经常关注价格的反倒会多花很多钱。
关于双十一购物我还是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
01
首先,我并非让大家双十一不要购物,也并非要去剖析商家的一些隐性的营销手段,只是提醒大家要理性消费,不要因为只看到便宜优惠的广告就点击购买了。
在购买前还是希望大家看清楚活动的细节,看清楚商品和赠品的具体描述,尤其是如何能享受到这些优惠活动的说明,否则最后很可能自己以为享受到了优惠,最终却因为条件不满足而没有享受到,让自己的购物体验不愉快。
02
另外,希望大家还是按需消费,我见到一个美妆品牌,也是之前很多人推荐的一个好品牌,优惠力度确实给力,但双十一参加活动的商品也就那几件,最关键是一个单品是9件一卖,算下来单价确实很划算。
而品牌方主打的广告也是,原价149元,双十一期间77元,但仔细想想一支就要用好久,9支估计不是放到过期,就是最后自己都嫌弃不想用了。
所以尤其是在购买一些耐用品的时候,多想一下这么多什么时候能用完呢,尤其是女生,喜新厌旧的速度是极快的,可能明天别人推荐,或者杂志上看到就立马种草想换其他牌子,所以下手之前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03
最后有3点小tips提醒大家:
001 不要因为东西便宜就买了自己不需要的
002 不要因为单价便宜就买了很多自己用不掉的东西
003 不要考虑半年之后自己需要的东西
004 如果有急需使用的商品,尽量在双十一之前买好,不要在双十一买,快递小哥真的很辛苦,而且你的东西也肯定在短期内到不了。
趁距离双十一还有11天的时间,花10-20分钟的时间列一下自己确实需要购买的购物清单,算算自己荷包里的钱,然后回家把之前不需要的物品整理干净,给双十一的新物腾出一些空间,让这次购物变的美好一点。
俗话说
花钱不讲究的人,
一定对自己的生活很将就。
这次双十一,
一起理性的剁手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