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参加了一个心理小组活动,再一次的清晰了自我,其中一个活动,当你向妈妈表达你的诉求时,妈妈的扮演者要做出否定、指责、打压,让我们去体会孩子的心理,没想到当我被拒绝时一下子泪奔了,哭的稀里哗啦,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只是我不自知,也突然明白了很多方面我的问题与这有关。
1.在面对权威的时候,我总是胆怯,退缩的,无助的。
2.在很多事情上得不到时我不敢去争取,没有一种我必须要怎么样怎么样的坚定,容易放弃,。
3.我经常会自卑,会有一种不配得感。
4.没有主见,想法容易被人左右,别人说什么都认为是对的。
5.被别人说是好脾气,其实背后常常是委曲求全。
6.有委屈自我消化,内耗,不会表达,不会攻击别人。
7.在跟老公吵架时,或者与别人发生矛盾时,我总是无法与其争辩,只能通过哭来表达我的愤怒。
8.总是很在意周围人的情绪及态度,太过在意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情绪容易被人左右。
虽然总结了这么多问题,但是我的记忆中却并没有多少被妈妈打击的画面,爸爸虽是严肃的,很少笑,但很少与妈妈争吵,但几乎没有多少陪伴我们的画面,唯一记得的是,放假时,我们想睡懒觉,妈妈在外面喊了我们好久,我们都没起,这时爸爸进屋里,只说一句我们就立刻起来了,这也是造成我对权威的恐惧的原因吧,对妈妈,印象中是我上初中后第一次期中考试我考的很差,当时我们正在泡脚,但妈妈并没有批评我,而是鼓励我,只这一印象特别深刻。此后我学习努力,很快就赶上来了。
我一直觉得我的童年很快乐,并没有指责、打压、否定的画面。我还以为是我用我的童年治愈了老公的童年,原来一些潜意识的东西被我深埋,因为一直体谅父母,可能不好的事情我就会选择性遗忘,只记得一些好的画面。而这些负性的影响在这场活动中一下子被带出水面,让我意识到我的心理问题,也让我更加的清晰了自我。
王纪琼院长说:没有谁的原生家庭是没有遗憾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新生家庭的建设上,因为我们的新生家庭就是咱们下一代的原生家庭,如果放大了这种遗憾,这种遗憾就会影响到新生家庭的孩子上,我们得清醒的意识到所有的遗憾都是有历史局限性的,我们的生命正向前进,把自己变强大是永恒的主题,所以我们要警惕一种现象,有些人会把自己不完美的人生归结于自己不完美的原生家庭,从而为自己不完美的人生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理由,在王纪琼院长看来,一个人在当下或者过去的认知、情绪或者事件里挣扎,都是没有未来导致的,人没有未来的时候,老是舔舐自己的伤口,而且舔一次疼一次;有未来,把日子过好了曾经的伤痛就变成了自己的勋章,没有未来,自己活的就只能痛苦,曾经的伤痛就变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是勋章还是阴影?从今天起,我自己说了算。
所以,今天意识到我的这些问题是我的原生家庭造成的,我并不抱怨,我要做的是强大我自己,父母已经慢慢老去,他们做了他们为我做的最好的了。
1.约好了心理咨询师,我要做一次只关于我自己的心理咨询。希望通过咨询师的帮助,带我走出这段阴影。
2.庆幸女儿和我一样的天生的气质,我感觉陪伴成长女儿的过程就是陪伴我内在小孩长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