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行无常,即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我们所熟悉感知的任意一种事物都由各种元素组合而成,元素本身的和合变幻构成了我们日常所见的具体事物——象。没有一种基本元素是恒常的,量子物理用理论证明,原子最终分割后是不断受到影响变动的波。佛教的无常,不是要解构世人为人生存在而虚构的价值和意义,它只是一种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发现。佛法,穿透人类传统道德伦理和生物本能,是根据智慧而来的实际真理。认识无常,在心中保持无常的概念,才能突破种种假设、僵化的信条(不论世俗的或是宗教的)、价值体系和盲目信仰所奴役。佛法不是要人崇拜,是要带你看懂人生宇宙,行走得更淡定。
1.婴儿摇鼓——避开真相
哺乳动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科学家在探讨智人为什么拥有现在的地位时,总会把这个特质放在首位。大部分人的好奇心,不足以支撑他们对人生真相追根刨底的思考。婴儿哭泣,会有妈妈用拨浪鼓去哄玩,转移注意力。人们面对生离死别,难免思考人生在世生活意义,又会有长辈站出来说,“不要想那么多”,好像这个问题是一个陷阱,随时都可能让人误入,遭遇人生黑洞。我们举行盛大的仪式、用繁盛的物质来点缀我们的生活,把人生的真相掩盖其中,这是大人的“婴儿摇鼓”。避开真相,是集体的默契。
2. 一致性心理倾向让追求真理看起来像件坏事
当人群中,有人开始对这个问题穷追不舍的时候,人们通常会给他一个怪胎的头衔,有时候也会称他是疯子或艺术家。追求真理,追问人世真相,仿佛是一件会引人误入歧途的坏事。子女如果家庭和睦,事业有成为人父母的肯定欢喜。如果他的孩子,因为想要寻找意义,而放弃安稳的生活,如悉达多,独自离开皇宫走向旷野的菩提树,父母多半是要伤透心的。所幸,有悉达多离开了皇宫,感受到第二天早晨醒来时透心的悲伤和失望,让我们可以用别的方式承袭他的智慧。
3.无常才不是要你避世
有人会问,既然人世无常,那索性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管了呀,生而为人,多受累。无常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是对世界本相构成的认知,它只是在呈现一个简单、科学的事实。而通过对这个事实的了解,你可以看到更多启发和希望。当我们知道相的形成是不稳定的,也就认识到它是有可能被转化的。
认清,不是为了站在星云之上,去看待人世,而是提醒你如何对待人世。佛陀不是消极者,那些借由无常而避世的人才是。
佛陀的出走和耶稣的出走不同。耶稣为受苦受难的广大众生创造了一个死后去处,还为活着困惑于人生意义的人给了一个上帝创世的完美解答,人们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而佛陀,只告诉自己用一生思考得来的智慧,告诉你人世真相。这真相并不被很多人懂得,于是,他用了很多方法来引导民众用修行的办法靠近真相。
佛陀不需要崇拜和供养,遇佛杀佛是佛陀认真的玩笑话。
当你真的了悟无常,那些无形束缚你的枷锁就纷纷掉落了。那些枷锁,包括你所认为的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