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也谈到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公共安全事故,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坚决遏制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多样化,但各种公共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上个月在成都发生的犬只伤人事件,一名两岁女童被咬伤。此事引发广泛关注,各地出现了加紧处置违规养狗、不按规定遛狗,清理流浪狗的现象。“恶犬伤人事件”与人身安全和养宠物自由息息相关,击中了“不拴绳遛狗危害路人人身安全”这一长期存在隐形社会痛点,与公众利益紧密相连,必然引发舆论形成舆情事件。事实上,大部分网友发出相似的被狗咬伤的经历或者相关的报道是为了同一个公共诉求—解决不拴绳遛狗和流浪狗的治理问题,规避潜在威胁个人人身安全的风险,简而言之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那么如何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建立全方位的公共安全制度。公共安全制度是保障全民安全的重要基础。齐全完善的公共安全制度可以提供安全、稳定和公正的社会环境。同时,它也是提高群众安全感的重要手段。公共安全制度包括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警察、消防、交通管理、监察等安全维护机构等。建立全方位的公共安全制度,能够有效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减少社会危险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提高基层社区警务和民警工作质量。基层社区是公共安全工作的最前沿。提升基层社区警务水平对于提高群众安全感至关重要。如今社会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元化,各种新型犯罪层出不穷,因此,基层社区需要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民警和警务工作人员。提高警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培养警务人员的从业精神有助于加强基层社区的治安维稳工作,并且有助于建立强有力的基层防控网,让民众能够安全、和平地生活。
三、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提高群众安全感的必然选择。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公共交通、公共卫生、公共教育以及社区公共服务等方面。通过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可以优化公共资源的配置,提升群众的安全感。例如,加强公共交通的管理和服务,能够让群众出行更加便利,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能够加强疾病防治,避免疫情的发生;同时,加强教育、文艺、文化等方面设施建设,有助于提升社会文化素质,增强公众意识与责任感,构筑社会共治共建的实践体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也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