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害怕被婚姻束缚,从此没了自由,所以不想结婚;害怕被工作约束,不愿意打工,所以选择自己创业;就算是创业,也不愿与人合伙,宁可自己单打独斗。按照这种逻辑,好像结婚就没了自由,工作就会失去自由,合作也倍感束缚。难道自由是一个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吗? 究竟什么是自由?我们该如何获得属于我们的自由?
[24]别因追求自由而失去自由
我们先来看一下自由的概念:自由是指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可见,一般人所谓的自由,只追求了定义的前半部分,而忽略、逃避了后半部分。
当一个人为了逃避约束,而任凭自由意志行动时,他真的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我们来看看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交通规则。这一规则,让我们必须在红灯亮起时停下脚步,表面上看这是限制了我们的自由。可真的如此吗?如果繁忙的十字路口没有了红绿灯会如何呢?你会发现,当你堵在十字路口时,你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自由。
因追求所谓的自由而失去自由的例子比比皆是,著名音乐人高晓松2011年5月9日晚,因酒后驾驶,造成四车追尾。后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判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当时,他在询问室亲笔写下 “对不起,永不酒驾” ,几个字,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交给民警,。他是酒驾入刑后第一个被抓的名人,他用现身说法告诉我们,逃避规则追求所谓的自由,只能让你失去自由。
[25]真正控住你的并不是规则,而是你内在的局限。
自由存在于规则中,这就是自律。真正的自由,是以自律为基础的,这就是“自由” 定义的后半句“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要表达的意义。当你在追求自由时影响了别人的自由,别人就会让你无法自由。所以,真正的自由是以大家的自由为基础的。规则只是为了保障,你不会因为别人追求自由而失去自由。因此没有自律,根本谈不上自由。
那如何才能做到自律呢?自律从自觉开始。所谓自觉,就是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见自己。能够看见,就会自觉;懂得自觉,就会自律;有了自律,就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不会影响、伤害别人;没有影响、伤害到别人,就没有人会约束你;没有人约束你时,你不就自由了吗?
当一个人变得自觉后,他就能看到每种行为后面,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有选择,就意味着他是自由的。因此自由无需逃避婚姻、无需拒绝合作、无需躲到深山、更无需一个人待着,只要你能够自觉、自律,眼中能够看到别人。当自觉,自律变成一种本能的习惯,你就会享受到它的快乐。
相反,如果你没有觉察的能力,在你的眼中,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为了满足自己对自由的追求,你姿意生活、为所欲为,就算你躲到深山老林,就算你能逃避得了法律法规的约束,你依然无法实现自由,因为真正控住你的,并不是外在的规则,而是你内在的局限!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分享给大家:
有个年轻人对苏格拉底说: “我要自由,完完全全的自由。”
“我也想要完完全全、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苏格拉底回道。
年轻人觉得很奇怪: “那你为什么要有约束的自由呢?”
苏格拉底没有回答,只把杯中的水泼到地上。 “你现在能把泼到地上的水收集到杯子里吗?”苏格拉底问年轻人。
“这是不可能的。” 年轻人肯定的说。
苏格拉底说:“我之所以选择有约束的自由,是因为自由与约束,就像这水与杯子啊!”
所以,没有自律,谈何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