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雨,总是不分昼夜地落下,像是城市为自己洗涤尘埃,也为无数秘密埋葬痕迹。在狭窄的石板巷弄里,有个小小的房间,窗户总是蒙着薄薄的水汽,里面坐着一名瘦弱的少年,名叫艾德蒙。
艾德蒙是个抄信的小写手,手指灵巧,却因家境贫寒,不能上学识字,只靠学来的字迹模仿和记忆,帮街坊邻居抄写家书。有人愿意付几个铜币,换他手中一支蘸了墨水的鹅毛笔。
他的屋子里堆满了破旧的信纸和墨瓶,最常听见的,是窗外雨水敲击窗棂的噼啪声。
有一天夜里,一个面容憔悴的女人悄悄来到他的门口,递给他一张模糊的字迹。女人低声说:“这是给远方丈夫的信,请你帮我抄写,字迹要工整些。”
艾德蒙接过信纸,发现那字里行间满是未说出口的忧愁和秘密。妻子请求丈夫留心照顾生病的母亲,又嘱咐他小心那些城里暗涌的风波。她写得战战兢兢,却又字字关切。
抄信的过程耗费了艾德蒙许多心力。他知道,自己不仅是在复制文字,更是在传递一份挂念与无声的嘱托。
雨越下越大,艾德蒙点了唯一的油灯,手指微微颤抖,却尽力让字迹稳健。他抄完信,将它卷好,悄悄放进邮筒。那一刻,仿佛将这份柔弱的爱,交给了无形的风。
后来,女人又来了几次,每次都带着不同的信稿,里面藏着她对丈夫日渐沉重的担忧,也藏着他们未能面对的秘密与恐惧。
有一次,艾德蒙发现自己也被卷入了那个隐秘的世界。有人在街角等他,要买走那些信件的复写本。那是黑市上的人,贪婪的眼神让他害怕。
他终于明白,信不仅承载爱,也承载危险。
他犹豫了,但仍选择继续写,默默保护着那些未曾说出口的故事。因为他知道,哪怕是在最冷酷的雨夜,爱与希望的字句,都像雨后的微光。
伦敦的雨依旧不停,艾德蒙的笔尖,也在潮湿中跳动着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