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神圣的职业,恪尽职守
面对苛求的目光,责无旁贷
面对工作的繁琐,从容不迫
作为守望在基层一线的医者
梦想里闪耀的不只是爱心、奉献的光芒
更是执着、忍耐、奋斗、进取的精神
当你放弃万家团聚的日子奋战在治疗一线时
当你舍弃花前月下的浪漫去照顾患者时
当你不怕脏和累
冲在拯救生命的第一线时
当你苦口婆心安慰患者
使患者重燃生命的希望时
工作便在平凡的生活中得到了升华
事迹回放
天蒙蒙亮,40岁出头的汪场中心卫生院医生王学锋便起床了。洗漱后,他来到卫生院国医堂,等候来看病的乡亲们。
长相敦厚,笑容可掬,这是王学锋给人的第一印象。20多年如一日,王学锋扎根基层,不计名利,坚持为患者着想,开小处方,能省则省,用爱与奉献诠释着一个医者的职业道德和崇高使命。
农村老人来看病,王学锋常常不等天亮就到卫生院门口等候。为方便这些空巢老人看病,他打起了时间差,推出了“黎明门诊”,坚持每天提前一个半小时上班。
今年3月28日,一患者在楼下大声喊叫:“王医生、王医生,快下楼,我膝关节痛,快来把我背上去看病!”王学锋连忙跑下楼,只见陈宏(化名)倚靠在墙角低头呻吟,原来他的痛风发作,疼痛难忍,双膝红肿不能行走。王学锋急忙推来轮椅,把陈宏推到二楼中医科病房,帮他完善相关辅检手续,制订详细精准的治疗方案,3天后,陈宏症状缓解,能够下地行走。
江西一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辗转十余年一直未确诊。后找到王学锋,他给予x线拍片结合生化免疫检查,将患者病情了然于胸。通过采取基因免疫治疗、配合中药口服、患处理疗等治疗办法,解除了患者的疼痛。
王学锋的“黎明门诊”推出10多年,治愈患者不计其数。
医术,是一座灯塔,引发人无限的遐想与攀登的欲望。
针对颈肩腰腿痛是农村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的情况,王学锋多方摸索先进的微创手术、膝关节臭氧治疗、内热针治疗、龙氏手法正脊复位疗法等,多年的历练和积淀,让他从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蝶化为全院中医学科的领军人物。他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委员会二级会员,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4篇。
王学锋常说:“良知和责任是我们医者的翅膀。”他凭良心治病,总是为患者着想,提倡朴素治疗,能够服药解决的病情,决不动员患者打针;能够打小针,决不挂点滴;能看门诊的,决不要求患者住院。王学锋在时间、精力、感情上极力维护患者的利益,让院里弥漫着温馨的亲情。
去年,一名60多岁的空巢老人突发中风来卫生院抢救,老人口里喷出一团团脏物,溅在王学锋的脸上、身上,腥臭难闻。但王学锋没有皱一下眉头。有人不解,王学锋说:“谁愿意生病?摊上了就不幸了。把患者服侍好,解除他们的疾痛,我的心里就踏实了。”
“白衣天使”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苦和累。由于从事中医推拿专业,王学锋积劳成疾,造成双侧腕管综合征,遇到就诊患者过多,他便整晚双手麻木刺痛,彻夜难眠。但第二天,他仍然准时出现在患者面前。
【网友点赞】
面对困难,你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和逃避;面对艰难,你始终面带微笑;面对低收入,你从来没有怨天尤人。你是平凡的,平凡得像一株小草、一滴水珠,但你以不平凡的坚守、不平凡的技艺成就了伟岸人生!
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
深读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