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共读《情商:改变孩子一生的能量书》第八至十章,并且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如何培养一个好人缘的孩子?怎样教导孩子热爱生活?
01
2017年底的时候,《2017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发布了。报告显示,中国家庭普遍意识到了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但是,越重视亲子陪伴的家庭却越缺乏陪伴时间,家长在关心孩子身心健康时却忽视了陪伴质量;同时,父亲的陪伴明显缺失。
此前也有调查显示,78%的受调查者认为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开放包容不强求的“猫爸”和基本不管的“甩手掌柜”成为目前家庭中最主要的爸爸形象。
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曾说:“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
常与父亲接触的孩子,往往社交能力强,伙伴关系融洽,因为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果断、坚强、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开朗、宽容等个性特征,孩子常常有意无意地观察学习父亲的行为方式与性格特点。
父亲的存在和关爱,是孩子心理发展、个性发展的一个源泉,对子女的性别角色、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态度系统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应多创造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机会,特别是父亲应更多地与孩子进行交流。
父母在家庭中帮助孩子学会与近亲的交往一方面为孩子进一步的、更大范围的社会交往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与近亲交往中获得更有意义的成长。
02
通过亲情带动友情,在家庭中孩子已经学会与近亲的交往,父母还要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让孩子懂得倾听、懂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使孩子从小拥有一个好人缘。
卿亨利.基辛格是美国长袖善舞的外交家,具有超级交际能力和无敌好人缘。1971年7月,他主导了著名的“兵乓外交”,作为尼克松总统的特使访华,为中美外交恢复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但是基辛格的这些交际能力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小时候的他有点内向,并不擅长与别人相处,但因为他母亲的引导,在与伙伴们游戏过程中,慢慢体会到与人相处时从未有过的快乐。
正是因为童年的这些经历,对他的未来有着巨大的影响,长大后他愿意通过自己积极的努力把更多的快乐带给别人,先是成为一名国际关系专家,继之又成为美国的国务卿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那么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善于交往的能力呢?其实这并不难,只要用心去做、去实践,就会成为一个交际高手。首先在家庭中应创造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交往氛围,从家庭成员交往做起。
父母还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适当地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比如让孩子到外面去串门;找小伙伴玩耍;请小伙伴到家里做客等,让孩子有更充分的时间和小朋友们交往,让他们体验和同伴交往的乐趣。
为了帮助孩子成为受同伴欢迎的人,父母还应该用自己的交往经验丰富孩子交往的技能,如交往中学会礼貌用语;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强化礼貌行为,形成良好的礼貌习惯;让孩子学会容忍与合作等。
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社交愿望,交给孩子社交技能,对孩子来说将终身受益。
03
在孩子所具备的全部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热爱生活,而热爱生活的最集中体现就是去创造生活,去与社会融入,去与人和谐相处。
林肯在打败所有对手当上美国总统之后,出人意料地沿用了一个能力很强的死对头任部长之职,幕僚和随从们都十分不解。大家愤怒地建议:“他是我们的敌人,应该消灭他!”
林肯解释说:“把敌人变为朋友,既消灭了一个敌人,又多得了一个朋友。不是最佳的选择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宽容者有着宽广的胸怀和巨大的智慧,懂得与他人合作与沟通,所以父母应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父母应引导孩子了解和掌握的人际关系基本原则有:从善而交、有利和谐、积极主动、真诚相待、理解至上、真诚守信、平等互利、彼此相容。
孩子只有在与同伴、成人的友好交往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才能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为将来正常地进入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好了,到目前为止,《情商:改变孩子一生的能量书》这本书就讲完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书是一本开发自我潜能、拓宽思维方式、掌控不良情绪、巧对人际关系、获得人生成功的情商能量书。
以无比详实的例证,告诉家长们如何预防和杜绝孩子不好的行为,如何培养孩子的各种情商技能,如何帮助孩子掌握走向成功的金钥匙。
齐悦梦想社群第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