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文责自负。
看完电影《时间之子》后我在想,如果我是时间之子,我能追上光吗?如果我追上了光,就能回到过去吗?
追上光,也回不到过去
电影中,千晓出生在一个孤岛渔村,她希望时间能过得快一些,她想离开渔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体验更有意思的人生。她向往繁华的大都会,因为那里时间一不留神就过去了。而她,也不想在小渔村被“无聊死”。
机缘巧合之下,千晓乘船出海,绝处逢生并获得时轮——一个传说中能够掌控时间的神器,她成为了“时间之子”。
当千晓第一次握紧时轮的时候,时间暂停了,她被吓到了。掌控时间,这是多么让人惊讶的能力,如果这一幕发生在我身上,我也会无法置信。千晓好像发现了时轮其中的奥秘,她用得得心应手,掌控了时间的她,一时间似乎真正做到了在瞬间“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握紧时轮,就可以掌控时间了吗?
千晓说“只要我想,我就可以一直留在今天。”但是,只是留在今天,留在现在,她,不能让时间倒流,回到过去。
当千晓人生中的第一个遗憾出现时,她发现简单地暂停时间并不够,她想更多地掌控时间,哪怕只是回到过去的一分钟,去买回她看中的摄影机。她以“相对论”推定,“只要追上光,就能追上时间”。她尝试了很多次,跑得一次比一次快,甚至能看到卷曲的地面。但是,她依旧没能追上光,没能回到过去。最后,虽然不认输,但她放弃了。
所以,作为“时间之子”的她也无法追上光回到过去吗?
电影的末尾,千晓找回了自己的记忆,她心中有无数的愧疚与遗憾,这次,她一定要追上光,她要回到过去!这次,她没有放弃,没有停下脚步,她让自己努力快一点,再快一点,更快一点,她要追上光!
最后,她追上光了吗?好像追上了,但终究没能回到过去。时间的“铜墙铁壁”将现在与过去狠狠隔绝,没有人能穿越,哪怕千晓是“时间之子”,也不能。
时间,被记住就会有意义
电影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出场并不多的阿木。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配音是我喜欢的深,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够阳光,更重要的是他是这个故事的记录者,与讲述者。我,也想成为这样的角色,去记录,自己的,别人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曾经的,现在的,以及将来的。这应该是一件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事吧。
人生固然会有很多遗憾,有了遗憾,我们就总想弥补,想抓住时间,想回到过去,想去做曾经没来得及做的事。时间转瞬即逝,那我们该如何抓住时间呢?我想,应该是记录,让时间被永远记住。
电影里,十七说,“所有的相遇都有分别,遇到的人,发生的事,都会过去,会被忘记。”千晓说,“这一天已经被摄影机拍下来了,会被这个世界永远记住的。”是啊!会被记住的!那些逝去的时间,遗失的美好,如果被记录,被铭记,那么,它们就没有真正逝去。
在阿木与千晓和十七分别的时候,千晓说,“还会再见的”,而阿木说的是,“别忘了给我写信”。自那以后,每一封信就是他们彼此之间看得到摸得着的思念。
千晓不再追光了,她觉得时间若能永远定格在幸福的瞬间,好像也挺好。但时间不停,悄然逝去,在千晓再次追光的时候,她想的却只是要“记住跟你(十七)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哪怕时间不能停留,但曾经的美好可以被永远记住,这就是时间被记住的意义吧。
或许,你有没有想过,遗憾其实也是一种美好呢?
一个人,一段关系,其中会有很多故事,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而当他们成为过去,能让人念念不忘的,基本都是美好。我们之所以会觉得遗憾,正是因为我们还眷恋那些美好。越美好,越让人觉得遗憾。而其中的那些不美好,早已在时间长河中被我们淡忘。所以,因为留下的都是美好,才会让我们觉得如此遗憾。
电影的尾声,十七对千晓说,“为了追上光,你一定很辛苦吧。别追了,总是要告别的。答应我,即使我先离开,也不要停在原地难过太久,好吗?”
曾经,十七问千晓,“你为什么总想活成电影里的样子?”千晓说,“因为人生可贵呀,浪费时间在一些无聊的琐事上,值得吗?”
不要再执着地寻求回到过去了,我们没必要执着地去追寻曾经遗失的美好。为了追逐过去而浪费现在,将来的我们又该如何追回我们为了追逐过去而成为过去了的现在呢?难道不是另一种遗憾?我们应该珍惜当下,享受当下,在此刻创造更多的美好,争取不再让现在成为将来的遗憾。
曾经没来得及做的事,现在就去做吧,这样,将来就不会再因为没来得及而遗憾。曾经没来得及珍惜的人啊,如果他还在你身边,现在就好好珍惜他吧;如果他已经不在你身边,那就好好珍惜自己吧,这样他也会感到欣慰的。那些曾经,就让我深埋心底,永远铭记吧。
如果你实在不愿时间就这样流逝,就去抓住它,去记录它,让它永远定格,永远被记住。记录每一个让你心动的瞬间,每一件触动你的小事,记录我们认真走过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论是以视频的方式,还是声音的方式,抑或是文字的方式。当然,也可以是私藏在你的脑海里,永远铭记。
电影《寻梦环游记》中说,“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只要活着的人还记得逝者,他们就会在亡灵世界继续存在。”
这,或许是另一种时间被记住的意义吧。
曾经的人,会在梦里再相见
电影的最初,小渔村的人们送走老翁的时候,小朋友问,“我们再也见不到爷爷了吗?”婆婆说,“这只是为了下一次重逢的漫长别离,你要相信,会再见的”。
阿木说,“我多么希望时间能够慢一点,因为时间的尽头,是离别啊。”“人生可就只有一次机会”,但“不完美也没关系,一样会有人喜欢你。”我们之所以怀念曾经的人,大概就是因为终究要与这样的人别离吧。
当电影院响起我深演唱的《梦见你》(词:沃特艾文儿)时,我好像又看了一遍千晓与十七的故事,而那些曾经的人,似乎也已在梦里,再相见。
“我终于在某一个梦里,重新见到还年少的你。时隔多年又坐在一起,依旧像未曾分离那样亲密。关于你的都说来听听,许多事情我已记不清。”
那些回不来的人,如果我们在梦里再相见,你应该是年少的样子吧,因为我记忆中的你永远年轻。我们会时隔多少年再相见呢?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年?还是更久?你能答应我早点来我的梦里看我吗?我会想你,我怕时间过太久了我们无法再像曾经那样亲密,也怕时间久了我会记不清我们的曾经。
在电影的时间长河里,千晓和十七的相遇相知相守如梦似幻。是在梦境里吗?如果是的话,能不能不要叫醒他们。
“他日远行若遇你爱的风景,我定会长久地驻足替你看得更用心。”
千晓失忆后,十七带她又回到了小渔村。这里,是她来的地方,是她看过无数遍日出与日落的地方。现在,我陪你一起看,看一遍又一遍。你喜欢电影,我便放电影,一遍又一遍。你,喜欢吗?
“当再一次听你喊出我姓名,我已将一生都历经,明白有些事情早注定。我们都站在时间的河里,离别时相遇的倒影。从初问候的那天起,就有了再见的回音。如此也要走向你。”
当千晓醒来问出那句“你是谁”的时候,背对着千晓的十七顿住了。我心爱的人啊,你已将我忘却。当十七从甲板上坠落海底的时候,千晓口中叫出的还是“老头”,而不是“十七”。当千晓打开那盒尘封的电影胶片,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千晓终于忆起十七。
这一个看似循环的循环,“当再一次听你喊出我姓名,我已将一生都历经,明白有些事情早注定”。所谓的命中注定,是不是就是这样的呢。但无论结局如何,是即便“如此也要走向你”的坚定。
“看着眼前还年少的你,恍如流年,从未淌过去。时光飞逝,就算我已经老去,你却仍有着初见时那双清澈的眼睛。我望着你远去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看不清。时间会改变一切,却再也无法改变你。”
“眼前还年少的你”是不会变老的千晓,“已经老去”的是白发斑驳的十七。你(千晓)依旧“有着初见时那双清澈的眼睛”,完美诠释了“时间会改变一切,却再也无法改变你”。
电影里说,“改变时间,是要付出代价的”。十七说,“忘记一切,也许是逃离这诅咒的唯一方法。”但是,或许这本身就是代价的一种呢?在这一瞬间,我觉得,能够一起慢慢变老已是一种浪漫的幸福,不论是与家人、爱人,还是朋友。
“若多年后还能够有幸与你重逢在另场梦境,但愿那时你在人海里,仍将我一眼认清。”
再相逢的时候,你还记得我吗?你还能认出我吗?电影的最后,电影院里的那声呼唤,那个回眸,能得到一个肯定的回应吗?
“可当我再一次喊出你姓名,通天彻地都没回应,整个世界刹那间安静。每当想起你,一切都暂停,时间的河像结了冰。”
电影的尾声,千晓一遍遍喊着十七的名字,但整个世界都没有给她任何回应。只要想起你,时间就像结了冰的河,被暂停。这,不仅仅能发生在千晓身上,也能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自己,就是“时间之子”。
“我亲爱的你,不必醒,就睡在我的回忆里,你将永远都年轻。”
逝去的人啊,我记忆中的你,永远年轻。活在我的梦里,沉睡在我的回忆里,你永远都是那个美好的你。
这部电影是在儿童节的时候我和朋友一起去看的,之所以选择儿童节去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它是一部动画电影,给两位大朋友看动画片寻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但更重要的是,我的童年里有你。
电影里,十七最后说:“我从来不怕电影散场,应为陪我看为这场电影的人,是你。”我想邀请更多的人一起看这部电影,只为借着电影的最后一幕,说出这句我想对你们说却说不出口的话。
我们是“时间之子”,追上光,也不能回到过去。但没关系,时间,被记住就有了意义。曾经的人,我们会在梦里再相见。我怀念曾经,但更珍惜现在,还向往未来。那些逝去的美好,终将成为我们向前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