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爱自己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在于爱自己。
当我们表现不完美
当我们表现不完美,会自责,陷于自我憎恨中,而无法从失误中收益-失误揭示我们的局限性,引导我们成长。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应该”,如:我应该早点知道。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
既然我们可以用心体会他人的评论所反映的需要,我们一样可以了解自责所反映的需要。如果我们专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得到怎样的满足,而不是一味自责,我们就更有可能从自我评价中获益,找到解决办法,脱离自我惩罚的痛苦。
作者希望我们的改变来自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出于羞愧或内疚这些具有负面影响的心理。
自我宽恕
爱惜自己的关键之一是同时包容两个不同的“我”:一方面包容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到后悔的“我”,另一方面包容采取那种行为的“我”。当我们拥抱自己的各个方面,并理解它们所反映的需要及价值观,我们活在对自己深深的爱之中。如:作者在签名的过程中,衣服被自己用的钢笔划到,他自责自己的粗心和愚蠢,但他并没有只是自责,转而思考这种自责是想要满足自己的什么需要。他明白自己是想要照顾好自己。接着,他开始考虑为了什么需要随手把笔放入口袋中。后来意识到这是他在满足自己服务他人的需要。最后作者做到同时包容上述两种需要:服务他人和照顾好自己。摆脱内心的冲突,宽恕自己。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一些事情并非自己愿意做的,但为什么还是做了呢?可能有些行为正满足内心的某种需求,有些行为只是被迫而为。以下有个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自己的人生选择,并找到快乐的生活方式。
第一步 列出哪些事情没意思,自己却有不得不做。
第二步 向自己坦白这些事情是因为自己选择做了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第三步 填写以下的声明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 _ 是因为我想要 _。”思考这个问题是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如果这件事的需要可以在别处满足,则可以放弃这种行为,反之,即使工作艰苦,富有挑战性乃至举步维艰,也应坚持,重新对待正在做的这件事情,会从中重获乐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基于对生命的爱,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而非恐惧,内疚,羞愧,回报或职责。这样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