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庄子》徳充符第十二天

  《徳充符》通过王贻、叔山无趾、申徒嘉等身残而德全的人,说明形骸并不重要,而德才重要,其关键在于能真正的忘形,忘死,不为外物所累,从而达到遗形骸而取德。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身体残废的王骀虽“立不教,坐不议”,无意为人之师,却仍吸引来大量求学求学问之人,连孔子都“将以为师”。人的外形的残与完整都是次要的,只要人内在的道德充实完美,即使形体残缺丑陋,也是有价值的,所以人应该忘掉形骸而求取道德。全德之人对外物要应顺,德并不依赖于外形而存在,而圣人不需要一切人为的东西。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 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死生问题够大了吧,不会触动他的内心, 影响他的行为。天塌下来,地陷下去,也不会使他有失落 感。他不假借什么等待什么,所以内心安定,不随外物变 化。外物不管怎样变化,小变化双脚变独脚,大变化桑田变沧海,他都不理睬,仍坚守自己的观点。

  人活着要顺其自然,不应外貌去评判一个人,要抛却心中的忘情,妄念,妄想,保持一片清明境界,才是上天给我们的道。人应该用‘’减法"去生活,适当放下是一种洒脱,是参透人性后的一种平和,我们要从内心深处爱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章结构 1.三个独脚人的故事,人虽残疾,但本性与常人无异。 2.丑人的例子,引出“才全”,“德不形”,应抓住根本...
    295442de7134阅读 1,475评论 0 0
  • 内篇·德充符 译注 作者:庄子及门徒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 兀者也,从之游...
    王馨积水成渊阅读 479评论 0 2
  •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
    象浦阅读 640评论 1 11
  • 第一章 “小海豹,现在是哪一年了?”一个洪亮有磁性的声音在一只懒洋洋趴着的小海豹耳边响起。 “什么?谁?”小海豹茫...
    十二页阅读 558评论 0 2
  • 走过的小道 天一直下着小雨,我探了探头,走过阿娇发觉加一个斜体,还想加颜色颜色路睡觉奥看风景阿斯利康撒风景空间撒...
    Luyee阅读 28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