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过去半年时间,关于互联网企业的新闻有点多,以京东为代表的数十家互联网企业不同程度的裁员,包括又有一批互联网小弟企业闪亮登场试图霸占舞台中央,华为5G网络即将从局部实验阶段进入到改变人类生活的节奏……
其中舆论最关注的,就是互联网圈里的“996攻防战”(早9点工作到晚9点,一周工作6天)……
在网上有两拨人吵得热火朝天难分难解,不支持996的都举起了劳动法,骂资本家为富不仁,恨不得一夜之间所有老板都破产;支持996的人,都在说努力工作是年轻人应该过的日子,年轻的时候不努力什么时候努力,正所谓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实际上,现在客观且未来的视角看待以上,你会发现重要的不是网络对垒骂战,因为按照以往的经验,吵来吵去不会有任何直接结果,更重要的是,是要看清这种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和趋势。
①商业红利耗完殆尽,未来竞争将会更激烈,尤其跨界打劫将日益加剧。
最恨马云的不是剁手党而是飞车党,因为移动支付革命时代,小偷没有钱包更没有现金可偷;最受餐厅欢迎的不是吃客和吃货,恰恰是飞奔于各个写字楼中间的外卖小哥们……
就像吴军博士在《全球科技通史》里说的:知道我们今天所处的位置,才有可能看清我们将要去的方向,定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
我们还是要回归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现状:过去几十年,中国比较大块的商业红利,已经基本被消耗殆尽,在局部甚至还有巨大透支。
各大赛道已经人满为患,但凡出现热门领域,就必然吸引大量目光,一个个巨头拔地而起,同时还有无数中小玩家,在追风口的征程上飞蛾扑火。
而且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环境正在承受压力,再也不像原来蒙眼狂奔也能发展的很好了,本来就无比激烈的竞争将会越发残酷。
这种前景的变化,对科技企业的战略影响尤其巨大。科技企业的世界观,是一种未来世界观,这也就是为什么亚马逊、滴滴这种企业,可以忍受长期亏损,因为从长远来看,他们盈利空间巨大。
中国互联网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把人口红利、用户空闲时长这些可以吃的红利吃得差不多了,未来就将面临增速放缓的巨大压力。
未来互联网企业的日子会很难过,不仅仅要跑赢对手,更要跑赢自己,跑赢成本,跑赢周期。
大家可以看到,之前人员优化最凶的,压榨员工996最严重的,恰恰就是“护城河”没那么宽更没那么深的企业。
更直白的讲,这些企业强行要求996,很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一方面是想压榨员工,另一方面想让一些员工主动离职,淘汰掉“不能拼的人、业绩差的人、性价比低的人”。骂公司、爆料已经很难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了,情愿不情愿,早晚都要离开。
②普通员工现在不好过,未来可能会更苦。
今天暂且不讨论稻盛和夫先生提倡那些“工作即修行”、“努力工作就是年轻人好的生活”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因为巨浪来临的时候你不能只学习如何明哲保身,更重要的是研究为何如此,并找到应对措施。
通过想象分析一下老板们的经营逻辑,看未来用人环境可能会是什么样。
大家强烈反对996的一个很重要的论点,就是”既然允许州官放火,那就得允许百姓点灯”,即“在老板眼中,员工难道不是人么,员工不应该有私人时间么,员工就不能享受生活么?”
在这个问题上,老板和员工的意见可以说是南辕北辙,以前这么想可能没太大问题,毕竟各个公司都有余裕,善待员工不算什么。
但当企业自己的生存都遭遇残酷挑战的时候,老板想到最多的就是尽可能通过包括996在内的措施来搞定员工。
以上并不是替资本家说话,而是很多企业和员工面临的现实挑战。
举个例子:员工 A 特别聪明能干,他每次花80%的时间,就可以做到8分。但他的问题是,做到8分就不愿意继续努力了,要早早下班享受生活。
员工 B 相对差一些,他每次要花100%的时间,才能做到8分。他每天辛苦工作,全力以赴才能做到 A 的成绩。
如果你必须优化人员,在两个人中间你会留谁?
有人毫不犹豫地说:留 B。
选A的朋友可能心生疑问”为什么选B”,他问了所有人都认为应该留 A,因为大家觉得同等成本下,A可以做到B 的水平,但是 B 做不到 A 的水平。
说这就是问题所在,既然企业说要优化人员,那摆明了是要警告员工接下来要过苦日子,要么同舟共济共进退,或者大难临头各自飞:
如果让 A 做120%的工作,估计他不太可能接受;而 B 就不一样,他会全力以赴,尽管可能完成的没有那么出色,但胜在听话、出活,虽然能力不够好,但肯定还有增长空间。
所以要同甘,A 没问题;要共苦,B 是不二人选。
如果你是老板,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你又会怎么选呢?
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就连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都喊出了“活下去”的口号,“要放弃一部分平庸的员工,降下人力成本来”。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过去996苦,未来可能会更苦,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③未来企业、员工的博弈将会更加复杂。
当然也不是说,经济大环境出了问题,就必须让老板或员工买单。
老板们都明白,人都是有能动性的,单纯的压榨员工是行不通的。未来在管理员工上,企业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过去的“胡萝卜加大棒”原则会越来越失效。
一方面,中国的创业者一向有个优点,也是缺点,就是极端的吃苦耐劳,“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不在少数。
加上过去几十年,资方一向比劳方强势,很多老板往往理所当然的就认为,我作为老板都这么吃苦耐劳,那你员工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就忽略了其实大部分员工都是没有那么远大志向的普通人而已。正所谓,鸟雀安知鸿鹄之志。
另一方面,也不是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钱给到位了,随便你怎么996,997都可以。
未来老板和员工的博弈可能会更加复杂。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随着知识工作者的崛起、90后逐渐进入职场,原来老板们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正在失效。
这就是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的:“知识工作者的崛起揭示了管理的本质。”
德鲁克认为,在劳动人口与就业人口中,那些受过教育、有知识、有专长的知识工作者,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白领,也包括一部分高级蓝领,他们占劳动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多,当超过一半的时候,整个劳动人口的本质就变了。你还在想千方百计去当白领,殊不知
员工们在钱之外,将会有许多非常重要的期盼。直白的说,大家还在追求钱,但其他的条件跟不上也不行,比如个人发展空间、员工关怀等。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尽管嘴上说着“钱给到位了怎么蹂躏我都可以”,但是很多时候明明拿了高薪,却仍然对领导不满的原因。
未来企业管理者,除了要尽力保障员工福利,还要想办法鼓励员工勤奋工作,也要给与员工创造相应的成长、关怀空间,不要以为给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
未来,企业还是需要管理者和员工共克时艰,员工不要背地里咒骂老板是黑心资本家,老板们也不要只想着压榨员工,忽略了员工福利。
毕竟双赢才是共赢,而共赢的局面,是需要双方共同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