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全县整本书阅读专题研讨活动,如期在和集中学举行。本次研讨活动,三节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研讨课,精彩纷呈,或品读、或讨论,营造了一种真正的阅读氛围。其中,黄秋菊老师的《铸造自己的灿烂人生》,从另一个角度让学生去体会保尔的起伏人生。黄老师先从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开始:你读过这本书吗?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谁?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谁?(写全名)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共分几部分?每部分各几章? 4.把保尔从一个无知少年引上革命道路的最主要的人物是谁?5.将保尔所做的主要事情排序: A筑路 B打工 C做电厂工人 D被捕蹲监狱 E被喜剧性释放 F双目失明写作 G骑兵队征战 H疗养院治病 。这几个问题涵盖了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关键人物,从而检测学生初读的学习成果。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有了抓手,也为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做了铺垫。
对书中的主人公保尔人物形象的分析,是绕不过去的教学环节。黄老师先出示了一个精彩片段,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并教给学生细读文本的方法,把握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在细节描写中找到的人物形象的依据。让学生有学必有得,进而在方法的引领下,继续探究保尔是如何铸造自己的灿烂人生的。书中哪些情节让你难忘?学生生纷纷给出答案1、不屈的保尔。2、受伤的保尔将继续战斗。3、熔铸钢铁的过程。4、打消自杀念头。梳理的保尔成长的历程,让保尔的成长,有了动态化的展示。
其中有一个保尔自杀的环节,有一个学生说,保尔自杀是意志坚强的表现,当这个学生试图分析面对死亡保尔是如何不屈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学生提出了疑议,保尔的自杀怎么算是坚强呢?这时的课堂,真正的走向了高潮,听课老师都为之一震。原来在那个孩子的眼里,自杀算不得坚强,自杀是懦夫的表现。第一个提出这问题的孩子,却反驳道,保尔在准备自杀的时候,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打消了自杀的念头,这也算是一种坚强的表现。黄老师顺势引导,看来人在对前途失去信心的时候,也有脆弱的一面,这就是真实的人性,是人性的光辉。一个再伟大的人,面对困难的时候,也会出现退缩,从而过渡到了保尔是怎样铸造自己灿烂的人生?智慧的火花,没有被浇灭,完全让学生对保尔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文章自然生成。这不能不说,一个人的成长总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总是在战胜困难之中,磨砺了自己,从而使保尔成了一名钢铁战士。这篇文章的阅读价值,被充分的挖掘,这才是保尔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向善向上的源动力。保尔精神因而成为了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
让思维行动起来,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本源,学生只有在充分的阅读中,去体悟,去感知,在思想的碰撞中,对于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让阅读真正的走入了学生的心理,明白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透折了小说的主旨,是整个课堂教学自然生成。
“这样的教学,无疑能够增强学生对理性思考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学会思考、推理、判断、评估、表达,在呼唤创新的时代,探索让学生的思维行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地,显得尤为迫切与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