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两件事情。
第一件是今天去恭王府散心。途中遇见一撮首师大附中的学生。
目测是初中生。
这是背景。
然后一阵对话飘进耳中,一个女孩说:“我早就想好了,我结婚以后生小孩要生两个,一个哥哥,一个妹妹。”
额,好吧。这当然也没什么,关键是后面,她陈述的原因:“这样他们就可以自己跟自己玩,不用麻烦我了。”
然后她的同学说:“生几个没所谓啊。关键是,要教育好。我有七个哥哥,一半好,一半不好……”
之后就等了一会,不知道谁说:“那半个的好渗人啊。”
她们看上去好融洽,好不……寂寞。
第二件是真真同学说她好寂寞,寂寞得受不了了。
我打电话安慰了半天,她还是寂寞。
其实我想说,我发现其实我身边的人都很寂寞。
嗯,更正一下,同龄人。
当然也还有我。
我在北京的时候,很寂寞。
在昆明的时候,也很寂寞。
在丽江的时候,嗯……甚至有点恐慌,好在我顽强地挺住了。
亲爱的,我想说其实我和你一样。
我想说但是在那个和那些小女孩一样的年纪,我们其实最不寂寞。
那时候我们天天做题,我们生活里只有考试。我们希望有一天,可以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可是亲爱的,当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我们为什么又如此寂寞呢?为什么每一个不需要上班和上学的清晨、白天和夜晚,我们都如此寂寞呢?
我们如此寂寞,我们如此需要匆匆地往前走。赶紧有一个男朋友,有一个老公,有一个小孩。
我们如此寂寞,所以刚刚逃脱了考试的牢笼和工作的困顿,却开始希望新的外物把自己填充。
我们如此寂寞,却忘了在这些都还没开始的年纪,我们对自己的许诺:
等我有了时间,我有许多喜欢的事情去做。
可是现在,我们却丢了我们喜欢的事。
这不是寂寞。
而是信仰的缺失。
是觉得什么都无聊,是不再期待和投入每一寸光阴的生活。
我觉得这是青春末期最可怕的一种病症——
可不幸的是,我们都身陷沉疴。
也所以,我说:“我对我男人的要求和期待只有一句话——永远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我的追求。”
真真同学说:“这太难了。”
是挺难的。
我觉得到现在很多人会说我天真。
我不想反驳他们,因为这样他们会说我更加幼稚。
我只是觉得天真是因为还有信仰,还可以从生活里找到希望和美好。
我不知道你无聊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我只是知道,在阳光最强烈的中午,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那么清楚、细致,甚至丑陋。
如果在这个时候照镜子,我的脸上总是疤痕累累,各种岁月飞刀催姐老。
可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照镜子,里面水汪汪的小脸,还是有点可爱的。
而外面那些粗糙的树木、亭子,马路,一切都变得美丽起来。
我想说的是,生活的本质可能真的就是那个样子:无聊、丑陋、残忍。可是,当你的意识愿意呈现一定程度的蒙昧的时候,她还是可以那么美好。我想说的是,你知道的,只有蒙昧,才有可能有信仰。
可能有信仰,才是生活变得美好的开始。
就像,那些想象结婚生小孩的小女孩一样,今天阳光正好,微风荡漾。
她们吃着冰淇淋,交谈得很欢畅。
而我,觉得这两样事情都那么无聊,琐碎,不好玩。
所以她们很开心而我很寂寞、空虚、冷。
越成长,人也许就越寂寞。我的理解的原因就是以上这样。
能看懂的,我想都是已经用自己的过往致了青春的你们吧。
我想要像哲人一样地呼唤信仰之光,我希望我永不寂寞。
最后,再说一句:你知道对于一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吗?
我觉得,《圣经》中《爱的颂歌》中说的特别好:信望爱。
信仰、希望、爱。
没有信仰怎么能有希望呢?没有希望怎么能有爱呢?
没有爱,怎么能有生活的乐趣呢?
没有生活的乐趣,怎么能不寂寞呢?
当然了,如果你不寂寞的话,怎么能看我这篇文章并一直看到这里呢。
最后,我希望我们永远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