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虫篆印
在讲入印文字的时候我们讲到过,入印的文字一般有古鉨文、汉缪篆、鸟虫篆、九叠篆等等。
将古代兵器上的殳篆隐如印章,他的主要的特点是文字结体盘曲重叠,而鸟虫篆印最大的特点是除了印文文字盘曲折叠外,常常在字之末端或短笔画处写成鸟、虫、鱼等动物的形象。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入印的文字进行艺术的装饰处理,使印文更加富有意趣,更加的丰富多彩。
在春秋战国时期,鸟虫篆就在青铜器上流行起来,后来被引入了印玺之中,但是初始之时还不够完善,直到西汉初叶这种文字才渐渐的完善。如今我们在很多出土的西汉印中,可以看到很多印文文字自然流畅,左右呼应,方圆兼备的鸟虫篆印章。鸟虫篆印章特殊的风格,特殊的文字一直慢慢不断的延续发展,直到今日,仍被广大印人所钟爱,我们如今可以从很多篆刻大师的作品中找到鸟虫篆印的身影。
我们可以看到鸟虫篆入印的特点,在一些起笔或者收笔的位置用花鸟鱼虫的形象来诠释。当然历代也有很多评论家批评这种鸟虫印,但是笔者一直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且鸟虫篆的印在刻石的时候也是不好处理的,无论从艺术审美上,还是所需刀功上都是有其独到的地方,那么不必过于的苛求什么,欣赏其中的美岂不是更好呢。
封泥印
封泥又称泥封,看了我们介绍印章源流的文章的朋友都知道,印章最开始的作用,那么在纸张发明普及之前,古人将书简写在竹简木牍之上,在封时,用特殊的黏土做团,封住竹木简绳缚处,并在泥上加盖印记,“以检奸萌”及私拆,算是最古老的保密措施。战国之时就已经有之,秦至西汉的时候盛行一时,魏晋之后开始慢慢减少。一些出土的泥封更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反映了古人用印之法,而且体现了当时印章的艺术水平。封泥印的文字结体严整老辣,古拙朴实,章法布局匀停得当,特殊的材质造成了泥封式的美感。封泥印在印章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收到很多印人的关注和重视,常采用封泥的边、文、线条的质朴精神来刻治印章。
特别是对于秦印,秦立国仅仅十五年,国祥既短,存世的玺印数量也相当有限,在罗颐福先生所主编的《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中,仅仅收录了秦印43方,可是随着近现代考古的发现,特别是在西安北郊秦汉城池遗址中先后出土了数千方玺印封泥,经考证,全部为秦印封泥,秦印的面目空前丰富地在世人面前展示开来。从这些封泥中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秦印的风格,例如其中四字形界格或日字格界格占了绝大部分。另外三字印呈品字排列,五字、六字成二行排列,都显示了当时印匠高妙的构形能力。这些出土的泥封更是让我们直观的了解了以圆转为变化的秦摹印篆的基本文字形态。
当然泥封印的被大家重视,和泥封风格引入印文设计之中,就不得不提一下篆刻大师吴昌硕先生对泥封印入印风潮的引领作用。跟随大师的审美,是我们一贯的风气,这种风气无所谓好坏,但是要辩证的来理解。要深入的领会大师审美的精妙和用心,那么根据自身的审美和喜好来做决定,切莫作东施效颦之事。
吴昌硕先生的很多带有泥封韵味的印章我们已经在讲解章法的时候为大家带来了很多了,这里就不列举了。但是希望大家能够领会大师古为今用的精神,从泥封印,或者瓦当印、陶印中将其中的美融汇贯通加入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像吴昌硕先生一样,为我们所喜爱的篆刻艺术带来新的高峰。
杂形印
印章一般的形状是正方、长方、圆形、或者椭圆形,但是也有很多形状比较特殊的,或者将印面上刻出比较特殊的边框,这些印我们一般称为杂形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战国古玺中的品字形排列的印玺。杂形印变化多端,没有特殊的模式,也有三角形、菱形、钱币形、葫芦形、扇形、半圆形、曲尺形、水滴形、多角形、月形、动物形、云形、琵琶形等等,给欣赏者带来了多元、多角度的艺术视野,体现了篆刻这门艺术的广度和深度,体现了篆刻艺苑百花齐放的无限风光。
但是笔者这里还是有些要提醒大家的,一般,比较常见的姓名印不用比较特殊的外形。那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印章的用途来选择印章或者印面边格的外形。例如你画一幅仕女图,那么在引首章处用一方琵琶形的也未尝不可;又或者在对联引首章处用一方动物外形的印章。
最近书法大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在日本展出,其中的一些话题我们就不说了,有兴趣的大家可以看看上面的印章,有很多我们上期讲到的鉴赏收藏的印章,值得品鉴有时间为大家整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