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许久不更,心中有愧。
原因用张爱玲奶奶的话说,是“精神便秘”了。
其实每日都写日记,只是写的都是琐碎,为生活细枝末节。
之前写文,游记颇多。每至一处,感触颇丰。
这次成长,体会到身边人事,也充满美感灵动。只静心观察,保持好奇。享受生活的点滴,但总写吃喝玩乐,也怕给人看出我的不务正业。因此这段时间公众号,按笔不动。
刚开始写作,一股蓬勃的表达欲。像几天没吃饭的人,忽见满汉全席,一发而不可收拾。又想指点江山,又想描画巍峨。才华不够,排比句来凑。内容空洞,但安慰自己气势够了。
现在的写作状态,即吃得够饱,吃得习惯了,需放下戾气来品味人生点滴。懂得食物不止用来填饥,也可以悠哉悠哉举着筷子,捻起这,蘸蘸那,配一小杯酒,品味品香。
哲学书,佛法书也不愿再嚼。找出周作人,汪曾祺,董桥乃至香江四才子的小品文。这类文字,最实际的功效倒不是调整心态的高级心灵鸡汤,而是教你提高生活品质。汪曾祺一碗米粥都能写的纯质,米香,蒸汽,洁白无瑕的米粒,拉回那个趴在小板凳上榨菜就粥的童年。
当初刚读书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个劲的想表达,想玩超凡脱俗。饭桌上,车站里,侃天说地,自豪感满满。
后来,再读多了些。半瓶子醋终于不晃了,满满沉淀下来。心境从混沌沉为澄清。知道将道理融合人生,形成感悟,成为境界堆砌的一块砖。
但自己还是改不了爱说话的毛病。我突突瞎掰时,总能体会到语言节奏的快感。有点像叶嘉莹先生解释《诗经》里 “赋比兴”的“兴”——-人的内心容易有一种兴起,一种感动。因此,时常内心泛起感动涟漪,嘴唇开始机关枪似的突击。
一位过来人告诉我:“男人四十岁后,就不能再多说话了,再多说就不合适了。那个时候,应该是蓄起胡子,抽雪茄的年纪。严肃,是四十岁后的基调。闷声不一定发财,但绝对躲灾。四十岁后,十分容易祸从口出。” 这位过来人,经常所言甚是真理。
因此,距离四十岁,我还剩十几年光阴,得抓紧把四十岁以后想说的话都得说了。
因此,我成了一个啰嗦的人。我们家人的面相给人严肃之感,爷爷爸爸均是。我十分有幸,继承了这样的面相。而这嘴碎的毛病是我后天自己训练自己而成。
青春期前后,是最容易愤怒的时候。当时读了钱钟书先生的一句话:“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无识妄人。”
当时奉为座右铭,到处得罪人。后来读到真正读到钱钟书先生的社交,后悔莫及。毕竟自己没有那般“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实力。
女生和我说,初见我时,只觉我正直稳重,没想到竟是个娘们儿。用我们老家粗言为“婆娘嘴”。
之前斯里兰卡的师父,和我聊《华严经》里的“宝珠比喻”聊得很开心。问我缺不缺师父,我说自己没法入佛门,因为戒律里那一条“不打妄语”我这辈子就办不到。
之所以修佛,理由没有我朋友们传的那么神神叨叨。只是因为,修行能让我不花钱而能快乐。在呼吸吐纳中,让身体的节奏与大自然契合,大脑神经和眼圈旁的肌肉群得以好好放松。
“打坐”在国内,很容易变得有些神话色彩。其实和瑜伽没什么不同,道家有“修行”,儒家有“静坐”,土耳其穆斯林会旋转自己身体数个小时以达到身体放空。谨此而已。
虽然说是商业化社会,但以我粗浅的人生经历来看,这个社会没有那么痛苦,令人焦虑。真正让人焦虑的罪魁祸首,是手中那一方小小的电子屏幕。
都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说“放下手机,立地成人”。
手机里,那充斥爆炸的信息量,各种新闻,各种媒体,各种观点。美好的一天,很可能就因为某位脑残粉或者某位低素质的大妈而毁掉。盯着眼花缭乱的手机,不免头晕眼花,思维停滞。呆呆傻傻地懵一天,心中却藏一股无名火。某一日,再莫名其妙地爆发。事后,而莫名其妙地忧伤。
我的侄子侄女那一辈,iPad似乎是童年乐趣的一大主要来源。丁点大的孩子,两只小手捧着iPad , 不问世事。
可能确实我心态老了,我还是更愿意看看窗外,看四季的变化,看花开花谢,看清风明月。更愿意看街上的美女,美丽动人,可惜这些死男人却只会盯着手机,不解风情。
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手机一开,心则死焉。
今天所写,是今日所感。无甚逻辑,读者见谅。作者小小一俗人,写些谬感,徒愿寻有缘人。
顾羡季先生讲:余虽不敏,余虽不才,然余诚也。
我这里冒昧引用。所写,均是心中所感。大略讲自认为矫情造作部分删去,无奈作者自恋,许多处还有问题看不出,还需读者多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