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论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随记

-      题记- 2019/7/14  上海

开始文字前,我刚刚磕掉一碗黑椒牛肉意粉,以光速。饥肠辘辘的状态大概是读完一本书,脑力劳动后最直接的体现吧。村上说,写小说是脑力劳动,而写长篇更是体力活。那么,读了一本书,大脑大概消耗了不少卡路里,是有足够理由吃一碗意粉了嘿。


-      很久以前

大学时期,在图书馆里偶然翻到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彼时读《挪威的森林》是一股风潮,意味着又文艺又小资。记得我大概翻了书中的部分章节,只觉得晦涩难懂。书中主人公们的感情遭遇我也难以产生共鸣。自那之后,日本此类作家的小说对我来说都很遥远了,甚至觉得那样复杂的情感实在太压抑了。2019年的今天,大概过了十年,才知人性情感的复杂。


-      关于跑步与写作

只读书名,心中就充满了无数个问号,谈跑步可以谈什么,作者可以写这样一本书,是不是只是要去崇扬跑步这件事。

这里都给出了答案,这虽不是一本自传,但向我们很好的分享了村上先生生命中的两件大事,即写作和跑步。

 村上先生大概在29岁时,30岁前决心开始写小说。在这之前,他经营着一家运营良好的俱乐部。在尝试开始写作之后,村上决定将店铺关门歇业,开始一心一意地为成为一个职业小说家而努力。这是村上先生的契机还是危机,当时的村上也不知道吧,只是如村上先生这般喜欢写作并执拗的去努力做好的人,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的身上,一面是生意蒸蒸日上的老铺,一面是未来丝毫不确定的专职作家,该如何权衡取舍。我想这无论哪个确定都需要坚强的意志,还有不回头看的决心吧。


在成为专职小说家之后,由于生活起居方式的变化,跑步便开始进入到村上先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除写作吃饭睡觉之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起初,一方面是为了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长久的维持体力。毕竟写长篇,也是体力活呀。书中说成为一个长久的小说家,一要有才华,二要有专注力,三则就是耐力了。村上先生在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跑步上完全保持了一致。

书中详细记录了村上先生的马拉松历史,包括希腊马拉松,日本的百公里马拉松,波士顿马拉松等等。跑时的痛苦,跑完的安心感,每一次又一如既往的常跑常新,跟自己较劲,寻求着突破。随着年龄渐长又不得不面对,体能下降的现实。令人震惊的是,这成就了村上先生长达几十年的跑步习惯,虽然期间出现了“跑步蓝调”时期,但是漫长岁月里对跑步的热爱和坚持仍然让人钦佩。所谓“对路,”一则是因为喜爱,二则身体机能与长跑这项运动又很契合,三则跑步时的状态与先生的个性又出奇的一致。先生并不觉得弧绝,而是惬意享受一个人的状态。

“坚持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我们只能将那一丝半点的理由一个个慎之又慎地不断打磨,见缝插针,得空就孜孜不倦地打磨它们”。村上先生说出了最浅显的道理,可自问多少次因为轻而易举的理由放弃或者等待下一次,最后这句话就当自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与其稀里糊涂的活,生气勃勃,目标明确还是令人更满意吧。


-      后记

一年52篇的开始,没想到是村上的跑步纪实。这是一篇水一直滴的故事,意义是什么,只有自己体会了。因为有所坚持,我们来日方长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