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早晨,在公交车上听到一对母子的交谈。
妈妈:“儿子,看你多幸福,上学有车坐,天天有肉吃,放学有人陪,节日有玩具。”
儿子:“妈妈,你以前没有玩具吗?”
妈妈:“妈妈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钱坐车,上学都靠走路,没钱买肉吃,很久才吃一次肉,也没钱买玩具,都是自己做的玩具。”
儿子:“你都做些什么玩具?”
妈妈:“自己做的橡皮筋,毽子,陀螺……不像你现在,想要什么玩具就可以直接买到。”
没想到孩子听了妈妈的话,却流露出羡慕的神情说:“妈妈,你真幸福啊!”
妈妈听到孩子这样的回答,一头雾水,一脸茫然。
这样的对话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
为什么你竭尽全力为孩子创造的幸福生活,孩子却没有感到幸福?
母子俩的谈话让我想起我们70后的童年。那时候,人们是真穷啊!家家户户都是孩子多,生活苦,平时有白米饭吃就不错了,只有过年过节才能闻到肉的香味。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平时连饭也吃不饱,饿着肚子上学是常事。过年做件新衣裳要穿好几年,大的穿旧了给小的穿,直到穿烂为止。
那时候没有电脑,没有手机,连电视也少见,人们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哪儿有钱买玩具?既然如此,我们的童年岂不是很悲催?
相反,和现在的孩子比起来,我们的童年虽然不富有,但很开心很快乐!
那时候我们没钱买玩具,但是我们会自己动手制造玩具呀。孩子的想像力是无穷的,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被创造出来,赶羊儿,滚铁环,刷陀螺,弹玻璃球,打木棒……这是男孩子喜欢的游戏。
女孩子更喜欢跳绳,跳皮筋,跳房子,踢毽子,抓石子儿……我那时喜欢做各种各样的毽子,有鸡毛毽子,毛线毽子,尼龙毽子,还有那青色的豌豆叶儿,也曾被我做成毽子,星期天写完作业,我们一群孩子飞跑出去,找个地儿玩着自己做的玩具,那种痛快,那种自豪,那种开心,那才是真的不亦乐乎?
最美的春天来了,天上的风筝多了,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我和弟弟很是眼馋,于是我们找来竹竿,砍断,劈开,削细,细细的,两头尖尖的,再买来白纸,很薄很薄的那种宣纸,从家里翻出针线,动手做起来。弟弟用细竹片搭好架子,用细线绑好,我把宣纸盖上,反面用米粒粘牢,再贴上长长的尾巴,最后用竹棍撑开,串好长线,风筝就大功告成了!弟弟举着风筝,我托着尾巴,来到开阔地儿,齐声喊“一,二,三,放!”我松开手,弟弟开始往前跑,风筝摇摇摆摆地飞起来了!我开心呀,不停地拍手。可是没飞多久,它就“啪”掉下来了。我们并不气馁,拿回家重新做,反复多次修改以后,风筝终于飞起来,好像一只神气的雄鹰,拖着长长的尾巴,高高地飞在天空。我们在后面一路追着,赶着,喊着,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