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童年时代,文化娱乐生活还比较匮乏,幸而父亲藏书无数,使我在课余时间里还能安分的窝在家里读书,不至于像其他的孩子那样成天在外边瞎胡闹。
读书的另一大好处就是有足够的资本显摆。当时我的一大乐趣就是在一大群小伙伴期盼而且略带崇拜的目光注视下,胡诌所谓的三国故事——之所以要加上“所谓”二字,是因为那时年纪小,识字量不够,见识也不行,所以一本《三国演义》读得磕磕绊绊,讲出来的故事自然添加了大量的“作料”,变得面目全非。
不过这并不妨碍一群少年对于那些远古英雄的崇拜,当然最受追捧的还是关、张、赵之流的沙场猛将。不过我是个例外,可能是因为从小不以武力见长,还经常遭人痛扁的缘故,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自然是那个“多智近乎妖”的诸葛孔明。
长大以后才知道这个对于诸葛亮的评价似乎并非褒义。而且鲁迅先生对《三国演义》一书的评价,与我们熟悉的“刘备之德近乎伪,孔明之智近乎妖”的评语,也略有差别: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元明传来之讲史上》)
《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家言,尤其是诞生于元末明初那个混乱的年代,自然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在传统的民间观念中,一个理想社会是少不得有位明君、满朝贤臣、一群勇将,才能国泰民安。而在明君之侧、贤臣之首、勇将之上更是少不得一位智多星似的人物,比如《说唐》中的徐茂公、《水浒》中的吴用、《明英烈》中的刘伯温等等。
而在《三国》中,诸葛亮就是被赋予了同样的角色。
而在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可以被冠以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甚至发明家的头衔,即便称之为伟大的军事家也不为过。但是他的军事才华基本偏重于战略层面,具体到战术指挥,他非但不是那种“三步一计”的好出奇谋、善用奇兵的“智将”型人物,相反他倒可能是个可以冲锋陷阵、斩将夺旗的“武林高手”,而且指挥用兵的风格极端保守、刻板,甚至到了寡淡无趣的程度。
诸位看官是不是觉得有些意外?
诸葛亮即便没有七进七出闯敌营的本事,但也绝不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
十几年前,我曾疯狂沉迷于两款游戏,一个是《魔兽世界》,另一个为《三国志11》。
前者先不去管它。后者作为光荣公司三国系列游戏中的一代经典之作,至今仍顽强的盘踞在我的电脑硬盘中。而当我时不时的打开这款游戏,或匡扶汉室或甘为汉贼时,经常忍不住酸劲儿发作,大骂小日本不学无术,人物设定乱七八糟。
比如说诸葛亮,在这版游戏中的主要能力参数为统御92、武力38、智力100、政治95。别的先不说,单说这个武力值——大概是光荣公司的游戏设计人员一想到孔明先生,眼前就浮现出那个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当然,人家苏轼在这里说的是周瑜)的神仙人物。而神仙打架既不雅又掉价,这种事情当然最好不要发生;更何况孔明先生总归是个文士,在影视剧中还总爱坐轮椅,显然身体条件不咋地,打架这种事自然不会很擅长。
但是不要忘了,诸葛亮即便是个文士,那也是汉儒。相比于后世“说就天下无敌,做就无能为力”的儒生,汉儒绝对是个异类。要知道在两汉期间占主流的是儒家的公羊派,而这帮家伙几乎个个都是暴脾气,不但主张限制皇权,还提倡“大复仇”——具体说就是汉儒不但保持了后世儒生笔下生花、嘴炮无敌的优良传统,而且一旦吵激动了、骂翻脸了或是被招惹到了,那是绝对会动手的,而且打架的水平绝对不低。须知在两汉时期,君子六艺尚未荒废,儒生也是要练武的,所以汉儒才普遍佩剑。而那把剑也绝非摆设,要说百人敌什么的绝对是夸张了,但寻常人物捅死俩仨的可不在话下。
具体到诸葛亮身上,他显然也并非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无用书生: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一个身高1米8以上的昂然大汉(汉1尺大约相当于23.1cm),出身于世家,衣食无忧营养不缺,必然还受到过良好而且完备的各类教育;生于战祸不绝的乱世,还自比名将乐毅;智商高、资质好,日常还“躬耕”打磨力气——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会武力值不及格?
与《三国演义》中杀猪的张飞、卖枣的关羽、打猎的典韦等这些出身底层的一流猛将相比,诸葛亮即便在天资和际遇上有所差距,但是先天的条件太好,所以混成个二流高手应该是没问题的。
比如说在《三国志11》中武力值高达88的曹魏大将王双,似乎就打不过诸葛亮: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可能有人会提出质疑,斗将这种事在真正的战争中是极少出现的,“亮与战,破之,斩双”并不能证明诸葛亮是亲自动手的。好吧,这事我也无力反驳,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可都是以武将的身份出现在史书中的,并最后双双战死绵竹;在《三国志11》中,这爷俩的武力值也分别达到了60和77——那个年代可是非常讲究“家学”传承的,诸葛瞻父子虽然没有继承父祖的智慧,但他们的一身功夫显然也只能传承自诸葛家。
即便在《三国演义》中,隐隐也暗示诸葛亮其实很能打:
“维人困马乏,不能抵当,勒回马便走。忽然一辆小车从山坡中转出。其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摇羽扇,乃孔明也。孔明唤姜维曰:‘伯约此时何尚不降?’维寻思良久,前有孔明,后有关兴,又无去路,只得下马投降。”(《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在《三国志11》中,姜维的武力值为89,关兴为86。如果诸葛亮真是个武力值只有38的弱鸡,姜维何以会“又无去路,只得下马投降”?
诸葛亮肯定没有赵云那般七进七出闯曹营的本事,事实上他也不是个能“三步一计”的智囊型人物。但是“十步杀一人”、像他主公刘备那样跟当时的准一流武将过几招,似乎应该还不在话下。
“孔明妙计胜孙庞”?那些挂在诸葛亮名下的奇谋妙算,其实大都是冒他人之功。
在《三国演义》一书中有个非常古怪的地方,那就是诸葛亮初出茅庐之时,简直是奇谋百出、算无遗策,形同妖孽。可是到了赤壁之战后,他在刘备阵营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似乎就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取西川开始没他啥事,荆州拉锯战他出场不多,在决定吴蜀两国命运的夷陵大战中,他更是留守后方没有出场。而在刘备挂掉以后,诸葛亮虽受先主托孤,但在最重要的“六出祁山”几战中,更是一仗比一仗打得憋屈,与刚出场时简直判若两人。
这是什么情况?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那些我们熟悉的“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空城计”等故事,其实跟诸葛亮没啥关系,基本都是罗贯中将别人的功劳生搬硬套到他身上的。
1、火烧博望坡——当时尚“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还在等着刘备三顾茅庐呢。
在《三国演义》中,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初出茅庐后的第一战,也是他的成名之战。在书中还引后人之名赋诗赞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智慧如意谈笑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不过在正经史书中,博望之战则是另一副模样:
“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曹操遣夏侯惇、于禁等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等追之。裨将军巨鹿李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窄狭,草木深,不可追也。’惇等不听,使典留守而追之,果入伏里,兵大败。典往救之,备乃退。”(《资治通鉴·卷六十四·汉纪第五十六》)
以上记载中根本诸葛亮啥事,这不是司马光偷懒或是疏漏,而是这一战发生在汉献帝建安七年。而众所周知,诸葛亮是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才出山的。而三顾茅庐发生在哪一年?那可是建安十二年啊!
所以当刘备在博望坡奋战时,诸葛亮还在南阳种地养望,他的好友司马徽、徐庶、崔州平等人,还没把他吹成“卧龙”呢。
2、草船借箭——故事倒是有的,但“借箭”是没有的,“草船”也是不存在的,更跟诸葛亮没有半毛钱关系。
建安十八年,魏吴两国战于濡须口,双方隔江对峙,“草船借箭”的故事原型也发生在这一时期:
“魏略曰:(孙)权乘大船来观军,(曹操)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三国志·裴松之注·吴主传第二》)
所以说船是大船而非草船,所谓的“借箭”不过是孙权在船只失去平衡时的灵机一动而已。而且这个故事的背景是魏吴大战,主角是老曹和他慨叹过 “生子当如”的孙权,作为蜀国一方的诸葛亮就是个吃瓜群众,压根就没机会出场。
更重要的是,这个“草船借箭”的故事原型发生在建安十八年,距离赤壁之战爆发已经过去了5年。此时刘备正忙着战刘璋、取西川,而诸葛亮正与关、张、赵等人守荆州,肯定没那个闲工夫和热心肠去帮着孙权“借箭”。
3、舌战群儒与气周瑜——或是夸大其词,或是牵强附会。
当年在中学语文课上有《舌战群儒》一文,后来读《三国志》时才知道压根就没有这么回事。不过诸葛亮作为刘备的使节,确实在面见孙权时就主战、主和一事发表过自己的见解。
不过最终让孙权下定决心与曹操决一死战的,显然不是诸葛亮这个“外臣”的舌灿莲花:
“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江表传载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向震失色。】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三国志·裴松之注·吴主传第二》)
所以诸葛亮跟一众江东名士的大辩论,还是纯属罗贯中的即兴发挥,小说家言而已。
至于气周瑜,那就更扯了。
首先周瑜压根就不是罗贯中笔下那种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之辈,相反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器量广大”(《三国志·吴书九·列传第九》),而且这话还是刘备说的,怎么可能被诸葛亮气来气去、活活气死?“既生瑜,何生亮”之语,在现实中更是无稽之谈。
诸葛亮在后世被广为赞誉,近乎神化,在于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事主至忠、践诺至诚,而这些事迹主要发生在他的晚年时期。在瑜亮并生的年代,诸葛亮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而周瑜已是一国的军事统帅,身经百战,其战绩与才华不仅令对手折服,甚至在孙权称帝后,也曾多次流泪怀念:“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引用同上)
所以,在当时瑜亮二人根本不是同一级别的人物,周瑜有什么好嫉妒的,还到了活活气死的地步?
更何况在周瑜病逝前,诸葛亮一直忙着替刘备搞后勤、做攻打西川的准备,压根就没见过周瑜,想气他都气不着。而且周瑜去世时,代表刘备去吊唁的也是庞统而非诸葛亮,所以也更没有“柴桑口卧龙吊丧”的那桩戏码了。
4、空城计——罗贯中故技重施,替诸葛亮抢赵云的功劳。
空城计作为《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名气最大,也最能体现诸葛亮善用人心,虚而示虚、疑中生疑的奇谋妙算。不过在正史中,只有《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郭冲三事”中有所记载,不过郭冲所言之事已经证实为民间传说,诸葛亮并没有摆过空城计。街亭之役,曹魏的主帅是张郃而非司马懿,他根本无法以空城计吓退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司马懿。
倒是赵云在汉中之战倒是上演了相似的一出:
“魏王操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翊军将军赵云将数十骑出营视之,值操扬兵大出,云猝与相遇,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魏兵散而复合,追至营下,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魏兵疑云有伏,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劲弩于后射魏兵。魏兵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备明旦自来,至云营,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为胆也!’”(《资治通鉴·卷六十四·汉纪第五十六》)
这一幕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一回也有体现,不过相比诸葛亮“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出场扮相,子龙兄只能瞠目结舌,自叹不如,暗叹罗贯中这老倌实在太过偏心。
真实的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那么,一个真实的诸葛亮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从他初见刘备便奉上《隆中对》从而定三分来看,诸葛亮显然是个杰出的战略家。不过此后发生的联吴拒曹、争夺荆州、共取西川以及爆发在汉中、夷陵等地的三国大战中,都是刘备带着关、张、赵等人打天下,诸葛亮承担的主要角色就是类似萧何那样的坐镇后方、掌管后勤的大管家,偶尔还客串一下外交官的角色。
像张良那样伴随在主公的鞍前马后,随时出谋划策,甚至临时掌握战时指挥权、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败的这种军师型的角色,其实基本是与诸葛亮无缘的。即便偶一为之,似乎也从来也没有起到过什么关键性的作用。
也就是说他只负责动动嘴(定规划),跑跑腿(打天下)这种事情,其实都是刘备自己干的。
而能够体现诸葛亮军事才华的,主要集中在刘备死后、他受托北伐中原的这个时期。
在北伐之前,他制定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战略规划——在这一领域,同时期内堪与诸葛亮相媲美的,再无一人。
首先,他安定了蜀国内部。诸葛亮治蜀,一是积极发展生产,二是严行法治,无不是直指蜀国的积弊之本。经过他的数年治理,完全改变了蜀国的面貌,史书上对蜀中之治赞誉有加: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三国志·裴松之注·诸葛亮传第五》)
其次,在对外关系上他力促与吴国修好,恢复了联吴抗魏的政策,保证了蜀国东方的安全。此后,他又集中力量讨平了南夷雍闿、孟获之乱,稳定了南方以免后顾之忧。而在具体的北伐战略上,诸葛亮集中兵力出汉中、攻关中,并挟关中以制天下的战略思路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此基础上,他才从容出兵,去和北方的曹魏决战,并为我们贡献出那篇感人至深的《前出师表》。
不过诸葛亮打仗的本事,非但没有半分小说中的神机妙算和算无遗策,相反倒是保守、刻板得近乎无趣。对此明朝的一代文宗李贽在他的那副著名的对联中,曾作出过评价: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谁能指望一个“唯谨慎”的家伙,会出奇兵、行险招?
与我们熟悉的“六出祁山”不同,诸葛亮北伐一共只有5次,而且只有两次是“出祁山”。
建兴六年春,诸葛亮发兵陇西三郡(天水、南安、安定),结果曹魏主帅张郃败马谡于街亭,蜀军只得退回汉中。
同年冬,诸葛亮率军出散关,围攻陈仓二不克,因粮尽不得不退兵。
次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占领了武都和阴平,并击败了魏将郭淮的援兵,但蜀军无力再进。
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围攻祁山不下,再因粮尽而退兵。魏将张郃穷追,中伏被杀。
诸葛亮前四次北伐无功,其根本原因在于以蜀国之孱弱的国力、人力和物力,想彻底击败曹魏、恢复汉室几乎没有任何可能,诸葛亮受刘备所托,只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次是蜀道之难使得粮食及后备兵力、物资的运输始终困扰蜀军;再者蜀后主刘禅实在无能,非但不能支持北伐,反而多加掣肘;此外,曹魏以司马懿守关中,这个诸葛亮的老对头实在是不好打。
而另一个也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用兵策略保守得过于偏执。比如魏延请出子午谷之策,诸葛亮就完全不能容忍。
经过3年的修整,诸葛亮在建兴十二年发动了第五次北伐。这一次他显然准备得更加充分,还发明了木牛流马先运粮集于斜谷口,然后发兵10万越秦岭,直趋郿县,与司马懿对峙于五丈原。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当年8月诸葛亮积劳成疾死于军中,至此蜀汉再也无力发动北伐。
纵观诸葛五次北伐,哪有什么奇谋妙算?都是按照既定目标循规蹈矩又锲而不舍的一次次出兵,再退兵;兵力不足就整军,粮运不济就解决运输问题,内部不稳就一次次的奉上《出师表》……
可以说诸葛亮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确实让人感动。但是他的军事才华,尤其是指挥才能也确实没有民间传说的那样出神入化,对此其实史书中早有论断:
“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不过在精神层面,诸葛不愧为华夏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典型,因此在后来被推崇成神,其实也没什么可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