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心宝鉴》,有一段话印象非常深刻: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心若不安,人就永远不会有“稳”的感觉;而心中的欲望太强,就永远无法过那种即使咀嚼菜根也能津津有味的生活。
只有心安性定的人,才能安心于朴素宁静的生活,才能充分享受平和简静的潇洒从容。
身要安,性要定,当然首要心安。
“天听寂无音,苍苍何处寻?非高亦非远,都只在人心”。心安定了,个性就安定了,个性安定了,身也就安稳了。
一个人身心都在稳定安适得状态下,就会住茅屋都觉得妥当,粗茶淡饭也甘之如饴。
社会大发展,世事太繁杂,人心多处于浮躁之中。碰到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就乱了阵脚,开始出现慌乱愤怒怀疑等等情绪,这就足以让人茶饭无心,食不知味。即使山珍海味当前,还是食难下咽,哪里还吃得出饭菜香?
只因心不安定,很多人住的是华屋,出入有名车代步,但终日烦躁苦恼,豪华的房子对他来说反而像个牢笼,根本无法享受安稳的生活。
或许,可以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说法:“住茅屋便身安稳,菜根香让人性安定。”
人类文明进化到如今,许多人已经开始反思并尝试,如何在过度大开发中,再度返璞归真回归到自然。
古哲贤士在仕途中极度疲惫和厌倦后,往往会选择清闲的隐居,或登山择屋,守候一田茶树,静送日升日落,读自己想读的书,自己自足,作一个充耳不闻山外事,一心只管花树茶的“小隐”。
更有甚者,看破红尘,身处闹市而心如止水,以水为师,不论身处何时何地,适应环境,这种可算是“大隐”,却是我们极难达到的境界。
身处现代城市喧嚣中的我们,其实更向往“小隐”的生活,盖一间茅屋,在清山和秀水的夹角,种一田茶树,在种茶和品茶中找到生命的坐标。早晨,推开格子窗,有一轮红日从山的底角升腾。傍晚,又见一轮红日在彩霞的映照下徐徐回家。晚风一吹,更吹开思绪,吹灭世俗的灯,吹醒了本真的自我。像余秋雨说的“在更高的一个层面上把自己找回”。
然而,向往终归是向往。人就是这样,行动永远也赶不上思维,如果真正给你小隐的生活,我们又有几人会舍弃当下去选择那返璞归真的生活呢?
前段时间关注了一位不一样的美食博主:李子柒,她真的是现在社会中的一股清流,出生于四川大山里,自幼没有爹娘,是奶奶一手带大。因为现在奶奶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于是她辞掉大城市的工作回老家照顾奶奶,可是待在家也得生活啊,于是她通过学习摄影、剪辑等一些新技术与自己的厨艺相结合,录制不一样的美食视频到网上,每一道菜的原料都是现摘现做,每一个场景的摆设都别有韵味,加上她的古风装扮,给人一种向往而又不忍心打扰的感觉……善良又能干的她很快有了很多粉丝!我想大概是因为大家憧憬那样的隐于世的美好生活而又没有勇气脱离现代化生活去实现的原因吧!
小隐隐于身,大隐隐于心,心若安定,身在哪里又有何妨?既然小隐难隐,那就让我们去尝试身虽居闹市,以小隐之心成就大隐之心境——心安性定!
当今世界物欲横流,一个人如果能放弃功名利禄等各种欲念,冷却人世间的奔竞追逐,心安性定,不张扬、不虚浮,默默地坚守自己心灵的菜根香,就能长存其鸢飞鱼跃、活活泼泼的天性,淡然从容,以一份精神上的淡然空灵而遗世独立,笑对人生的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