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一摇,人生百态。

扇子轻摇,

古风徐来。

古代文化史上,

扇子拥有极为特殊的地位。

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

此物冬藏夏出,时令明显,谓之“气”,有架支撑谓之“骨”,

扇骨由竹制成,谓之“节”,扇子摇动,有风拂面,谓之“风”。

扇子制作的主要材料是

竹、木、纸、象牙、玳瑁、翡翠、飞禽翎毛,

而棕榈叶、槟榔叶、麦秆、蒲草等,

也能编成或制成各种千姿百态的日用工艺扇、

造型优美,构造精致,

经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钻

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使扇子艺术身价百倍。

“以木曰扉,以苇曰扇”,

最早的扇子是用苇做成的权力象征物,

扇子起初的功能并不是用来纳凉,

而是统治阶级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与特权的仪仗扇。


扇子史传上最早称为“五明扇”,

晋时只限于帝王使用,

由2名宫人拿着站在皇帝后面。

据传是虞舜所制。

“五明扇,舜所作也。

既受尧禅,广开视听,

求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

秦汉时期出现团扇。

因形状团圆如暗示中国人合欢吉祥之意,

又名“合欢扇”。

“团扇团扇,  美人病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如花似玉的美女,手挚细绢团扇,

摇曳去暑,含羞半遮。

再配上柔柔柳丝,纤纤荷影,

演绎出的妩媚,娇柔和妖娆,这是怎样的一种旖旎?

汉末时期,盛行于世的主要是羽扇,

扇面材质是鸟类羽毛。

传蜀诸葛亮,晋顾荣皆有羽扇指挥众军之事。

白居易曾诗于白羽扇:

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

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

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

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

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

明清时期,折扇开始流行。

扇股扇面的制作日趋精良,

折扇也成为文人墨客最为喜爱把玩之物,

视其为“怀袖雅物”,

宋陶谷《青异录.器具》:

“商山馆中窗颊上有八句诗云,

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

是帚与扇明矣。”

扇  诗

宋·张舜民

扇子解招风,本要热时用。

秋来挂壁间,却被风吹动。

古往今来,扇子与人们日常生活结下不解之缘,

小小的扇子,历经千年,

逐渐发展为艺术欣赏品!

一柄古扇,

两种画面,

清风袭来,暗香浮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共收入诗词33篇) 【引言】 扇子,不仅是时令用物。更是中华文明的古老符号之一。 尧传位给舜,舜便做一把五明扇,...
    肖三羊阅读 1,022评论 1 7
  • 扇子,是我们日常生活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之一。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最早出现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
    宇儿呦呦阅读 936评论 2 2
  • http://www.cocoachina.com/bbs/read.php?tid=303132
    toplee阅读 295评论 0 0
  • 恐惧来自于哪里? 好像有两个来源:对事情一种不确定的事情的恐惧、对恐惧的恐惧。困扰着我们的好像是后者。它对你的影响...
    谭文颖阅读 876评论 0 0
  • 原文:21 Steps to Becoming a Successful Web Developer作者:Kyle...
    LeviDing阅读 705评论 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