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3月11日,星期一,晴。
年是过完了,可新年没有新气象。长庆油田搞了这么多年,不光至今没有重大突破,而且还“王二小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去年向新疆调人,向大港调人,今年又向山东调人,向中原调人……眼看着油田走下坡路,老百姓“无可奈何花落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懒洋洋的上班,慢腾腾的干活。凑活一天是一天……
企业走下坡路的重要标志,就是今年的生产任务严重不足。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狼多肉少”没活干。怎么办?一是把多余的人调走,或进行劳务输出。二是留下的人落实“三定一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定岗定员定额,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
上周六,厂领导在公司开了承包会。根据前线生产需要,公司给我们厂的定员是224人。可我们厂现在的在职职工是380人。也就是说,厂里的156人都是编外人员,得入另册。这些人不能发套改工资和奖金,野外津贴也只能发一部分。如果想保持现状,厂里还得格外收入18万元。根据现有生产人数,每个人还得多创收442元。只有这样,大家才能保住套改工资和奖金。这就是三定一包之后,厂里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今天下午厂里召开全厂干部大会。厂长号召全厂职工献计献策。会议开得很严肃,空气也显得有点紧张。烟雾缭绕的会场,要不是打火机点烟,与会者都能听见彼此的心跳……
为了打破沉默,平时爱调侃的三工段指导员率先发言:“我们有办法创收,”教导员信以为真,“你有什么办法?快给大家说说。”教导员和与会者全都打开了笔记本准备记录。三工段指导员闷死烟头,清了清嗓子说,“我们锻工班可以创收,没生产任务时可以打刀子,优先保证本厂职工家属的需要……”他的话还没说完,厂长把眼一瞪,“你想干嘛?用刀子捅人抢钱可不行……”厂长的话把人逗笑了,大家笑过之后,厂长接着说,“扩大生产门路可以,拦路抢劫可不行,要向信息和人才要效益,向科学技术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