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一篇文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对于很多尝试写作的人包括我来说,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胸中有千言万语,下笔却不能著一字。事实上不仅仅是普通人,就连就连作家都会遇到这种窘境。村上春树的《斯普特尼克恋人》中就有这样一个情节。

        “满满一脑袋想写的东西,像个莫名其妙的仓库似的”,堇说,“各种各样的图像和场景断断续续的话语,男男女女的声音,它们在我的脑子里是全都活灵活现闪闪生辉。我听见她们喝令我写下来而我也觉得能产生美妙的故事能到达一个新的境地。可是一对着桌子写成文字,我就知道那宝贵的东西已经荡然无存,水晶没有结晶,而作为石块寿终正寝了,我哪里也去不成。”

        堇的话是多么的令人熟悉啊!我们常常脑海里有一种新奇的想法,我们迫不及待的想拿笔把它给写下来。但是真当我们拿起笔要写的时候,却发现那些脑中的文字跳来跳去隐隐若若始终不肯以真实的面目出现在纸上,最后竟然消失不见了,留下的只是当年完成作文家庭作业时的艰难与尴尬。

        怎样才能摆脱这样的境地呢?村上春树在小说中也给出了回答,那就是需要时间与体验。

        所谓时间自然是不必多言的。作为一个作家,你当然需要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和消化知识与信息,还要将这些信息在脑中拆解重组,冲撞反应成新的灵感。我们阅读1万字,可能才会输出100字的内容,有的时候甚至是阅读了10万字也产出可以不了一个字的内容!因为在汗牛充栋的书籍中好的文章需要被筛选出来,好的文章中的好的文字也需要被提炼出来。这些好的文字说是万中取一一点也不过分。我们不仅需要输入这些内容,我们需要把这些内容消化理解理解,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没有足够的时间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体验在我看来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输出训练,你需要强迫自己及时将自己脑中的想法记录下来。即使你记录的只是只言片语,断断续续,他们也可以为后来的文章提供重要的素材,。走了这些只言片语,你就需要着手去组织你的文章了。我知道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难的,往往很多人因为胆怯而退缩,其实这是非常重要的训练行为。这个过程我们的大脑运转的速度是最快的,也是最累的。不要害怕自己写出来的文章一文不值,要知道1000篇垃圾文章才可能产出一篇好文章,更何况你写出来的那些文章自己看看就好了嘛,又没有人评判你。第二个方面就是相互交流,你需要将你觉得不错的文章,拿出来,交道志同道合的人手中,接受他人的阅读与评价,虚心的请教,认真的修改,你也可以尝试去阅读评价他人的文章。俗话说只有只要自己当老师,自然就会学好知识。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一个人闭门造车单打独斗,不如团战来的进步快。第三个方面就是要体验生活,作者最大的品质就是真诚,只有真诚的文章才能够打动别人。写作固然需要想象力,但是仅靠想象力是不可能写出一篇好文章的,你还需要与读者产生共情。共情的能力就来自于你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毕竟当然我们的人生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体验完所有人的人生,但是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用心的生活和感受。另外敏感的观察力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善于观察这个世界和他人虽然不能百分之一百的体验他人的生活但是没办法的情况下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了。在我看来学会聆听他人和欣赏周围的人和事都会在有意无意中锻炼出自己的观察能力。

        总结一下,时间和体验。输入,消化,输出反复循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对于写作,不同的作家总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习惯。 比如巴尔扎克写作前习惯喝十几杯咖啡;海明威写作时,为让句子和篇幅尽量...
    青风竹简阅读 445评论 0 10
  • 三月,透过图书馆的玻璃,春意如晨起时的牙膏涂抹在眼帘,提醒着我光阴的逝去。年初设定的目标——写作24篇文章,...
    牛二2016阅读 494评论 2 2
  • 昨天我给我爸爸打了电话说:爸爸看看我写的文章 ,我明天拿这篇文章去面试。爸爸不屑得骂了我:你是什么级别的人,你还...
    F小悟空阅读 405评论 2 3
  • 自从知道了写作的一系列好处,比如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观察思维漏洞,有效输出学习内容,甚至是长期写作构建个人品牌等等理...
    人如其行阅读 435评论 0 0
  • “诸天啊皆当赞美主,众天使同心敬往。日和月欢欣同侍奉,众星宿快来拥戴……” 一阵低吟声穿过窗户向外传播,循着声音往...
    宁蓝阅读 3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