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omo
本周学习了《终身成长》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固化思维和成长思维那一段。也说说自己对固化思维的看法。
01 什么是固化思维?
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固化思维,从社会层面看,人和人之间又会产生一些通用的固化思维模式。比如蔡叔在解读里举的例子,有一部分人认为聪明是固化的,有些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天生比自己聪明。其实却是试图保护自己,是“潜意识”和自已玩的一个游戏而已。因为承认自己努力也没有,要比承认没有天分悲惨得多,更令自己难以接受。潜意识必须想办法骗过意识,让自己坚信上述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内心的“和谐”。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是虚假的和谐。
再比如,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只要做了,就会被看见;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回报;只要有实力,何须主动表现自己?何须在简历里费尽心机?甚至何须费心经营人际关系?
这里说一件自己刚来北京时面试的事,应聘职位的是日语翻译,和我一同参加面试的是一个应届生,而当时的我已经在日本工作过3年,无论语言能力还是工作经验我都有信心优于那个女孩,当然最终结果你们可能已经猜到了,我失败了,那个女孩成功入职。
我说说自己当时的信念: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面试礼仪一概没放在心上,一定要穿正装吗?正装代表实力?别逗了!得体就好啦~我的语言实力在面试过程中就足以体现;面对面试官关心的问题真诚地做出回答,展现最真实的自己,就是对双方最大的尊重等等…
现在想起来,真想把那个年少轻狂的自己拎过来,敲开脑壳看看里面都装了些啥!
何其自大,何其自恋,何其愚蠢。
02 思维是如何固化的呢?
来自原生家庭的包括父母观念的传递、灌输等显性教育,以及体现在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也可以简单理解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当然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都是很大的因素,这里只挑出原生家庭的部分说一说。
之所以重点说家庭教育,是因为一是如蔡叔所说与家庭成员的相处占据人生的“块”比较大,除了人生占比之外,所处阶段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当我们大家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身体、心智系统都尚不健全,且无法在经济上独立,各方面都需要依赖父母,被“教育”和影响的空间最大。
通过我自己的经验观察,父母“身教”对自己未来人生的影响,貌似比“言传”更强。也许是因为“身教”的阶段更靠前,毕竟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大人们也不会讲太多人生道理。但是我却通过在家庭中的互动关系“学习”到了很多。比如,人活着必须努力;再比如,金钱必须通过勤勤恳恳的劳动获得;再比如,我一定要做到比身边的人优秀……
因为,父母那一辈都很努力的活着;因为他们都是通过辛辛苦苦的付出获得收入;因为当我考试名次超过表兄弟姐妹的时候,她们会发自内心的高兴。
因为父母的开心(认可,)是孩子们继续反复做下去的动力。
久而久之就内化成了各种各样的规条,或者说限制性信念,再或者说固化思维。
03 固化了的思维没得解么?
怎么会!但过程会很长很痛苦。
还说第一条里的那个面试的例子。当时的我惊奇的发现,咦?这个女生为啥手里拿着厚厚一沓文件,在回答问题的间隙时不时要看一眼;为啥这女生在谈到自己对日语的热爱的时候,还唱起了据说是她最受感动的日语歌曲;为啥面试官对她的行为频频点头……
幸而我的反映不是单纯的不屑、不认同,而是发自内心的不解。这种不解和最终失败的现实结果让我开始了反思和觉察。不对啊!正装不是没有个性,是代表的对这份工作和面试官的重视;手里拿着什么样的文件不重要,向面试官传达“我很重视这次面试,我准备了很长时间”才最重要;面试时唱歌很糗吗?那叫酷好么!我就是元气满满,我就是为达目的不惧质疑。
04 觉察,是一切改变的开端。
有能力觉察,证明内心并没有完全信任自己的思维观点都是正确的。它为接纳新的、不同的认识预留了空间,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自恋者。
每个人类个体的思维认知都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也都具有各自的局限性。而由这些个体组成的社会,其复杂程度更是超出普通人的想象。所以,蔡叔所推崇的底层通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成为终身成长者,就是要不断打通和底层巩固通识,在此基础上获得高级智慧吧。只要不放弃的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无论能走出多远,都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