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长津湖》之心得体会10月9日下午,按照上级团委要求,我公司一行七人到长平电影院观看了《长津湖》。下面我就三个方面谈一下此次观影的心得体会。
一、打破常规
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这是《长津湖》的导演阵容。三位导演都是华语影坛的重量级人物,由他们共同完成一部电影,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是难得一见的。因此,三位导演的分工与配合也成为影片完成度的关键。陈凯歌负责拍摄志愿军入朝鲜部分,徐克主要注重影片故事的完整性和生动细节的展示,林超贤则偏重战斗场面创作,并在动作设计中完成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塑造。三位导演各自发挥所长,产生了独特的化学反应,让影片兼具他们各自的特色——既有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鲜明的时代风貌,又有战士的铁血硬朗和战斗的紧张刺激。二、情感共振
“为了下一代远离硝烟,英雄们把热血融进土地。《长津湖》是悲壮的离歌,更是燃烧的史诗。”一位网友在看完影片后这样评论。在国庆假期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观看一部兼具故事性和思想性的主旋律影片,在很多人看来,有着特殊意义。影片体现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无畏牺牲的精神,彰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的军魂,最重要的是,这部影片回答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打那场仗,因为‘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长津湖》对于主题和精神的展现,并不是通过空洞的口号和说教来完成的。影片生动描绘了七连战士的人物群像,人物塑造成为影片主题表达的关键要素。影片中,吴京饰演的伍千里想为家中的父母盖座新房,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在战争的残酷中不断成长,朱亚文饰演的梅生惦念着教家中的女儿算数,胡军饰演的雷公在英勇牺牲前唱起了《沂蒙山小调》……
这些贴近生活的人物形象,实现了对人性的充分挖掘,让影片中的情感表达成功“落地”,也更好地起到了提振精神力量、引发观众共鸣的作用。三、有效探索
《长津湖》蕴含我国电影人对战争题材影片的诸多新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我国电影工业水准的新高度。影片的创作团队数量惊人。据介绍,在前期拍摄阶段,陈凯歌、徐克、林超贤率领的三大摄制组人数达到7000人,加上后期80多家特效公司参与,《长津湖》项目的工作人员总数有1.2万之多。《长津湖》在延续我国战争题材影片一贯史诗风格的同时,在技术层面达到新水准。遇袭的长镜头、遭遇战的多视点切换、长津湖大战的快速剪辑,呈现出形态各异的气氛效果。影片整体气势宏伟,战斗细节表现丰富,大量手持摄影和快节奏剪辑营造出极强的临场感。《长津湖》在战争叙事上的新探索和新表达,为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前进方向,为国产战争影片的后续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看完《长津湖》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方面感慨上代人的艰苦付出,另一方面要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工作,认真地对待生活,在平凡中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