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作者:主编:石宣
徐海波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上海,第400天)
我把“听话”两个字咽了下去
在公园我和6岁的儿子一起疯跑,我重重地跌了一跤,右腿外侧蹭破了皮,渗出鲜血,很痛。我不得不指着受伤的腿说:“我的腿好痛啊,我得马上回家上药。”
儿子显然对要回家非常失望,不过,天性敏感的他,还是在我的右腿上深深地吻了一下,关切地问:“你感觉好点了吗?那么我们们就快点回家吧!”
他用尽力气拉我站起来,我一阵感动,情不自禁地对他说:“我很开心有你这样的孩子。”“为什么?”这是我评价儿子后他必问的问题。“你说呢?”这也是他要求我解释时,我必问的问题。“因为我吻了你!”儿子很自信。“不完全是。”我摇了摇头。“是因为我听话吗?”儿子继续和我探讨。
当“听话”来到嘴边的那一刻,我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似的打住了。“听话”这个词在当下这个场合,已经完全不能表达我的感受了,也不是我要传递给儿子的信息。因为“听话”无法体现儿子独立思考、作出正确决定的能力。
我赞扬儿子“有好的决定”
女儿15岁,儿子6岁,“听话”这个词,我对女儿用了15年,对儿子用了6年。现在这个时候,我还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儿子了,但是我非常清楚,我不能再用“听话”赞扬他了。我开始自问自答:“听话意味什么?听话造就什么样的人?”“听话的孩子,缺乏主见、崇尚权威、思维受约束。”
想到这里,我虽没被吓出一身冷汗,但是更加坚信不能再用“听话”这个词形容我的孩子了。于是我拉着儿子的小手说:“是因为我们刚到公园,你玩兴正浓,马上让你回家不容易,可是你却选择回家。我不认为你这是听话,而是有主见!你应该为你的决定骄傲,妈妈也为你的选择感到骄傲。”“太棒了!”儿子挥着小拳头,像是拿到了个奖杯。
听话的孩子多是被动的,而有决定的孩子,才是主动和智慧的。听话本身被动成分太多,无法表达孩子做选择的能力,更多的是大人英明。自从对“听话”有了不同理解之后,每当孩子们配合我的时候,我的赞扬不再是他们“听话”,而是他们做了一个好的决定。
有意思的是,儿子从此常有这样的说法:“关于……我做了这样的决定……”
(全文请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7卷P177-178)
一点想法
微思录:
1.很佩服这位妈妈,有这么强的觉察力,有这么高的亲子智慧。同时为文中两个孩子感到庆幸有这样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