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都在跑
又是周末,到县城接孩子回家。道路两旁已停满了各式车辆,拥挤不堪,想找个车位真难。还好,学校坐落在城外圈。此时,幼儿园校车缓缓驶来,喇叭传出听不懂的英文儿歌,搞得人心神不宁。
孩子是前年托关系转入此校的,原先在村里的小学读书。村小开始生源还不错,我也是在这这里读完了小学,由于种种原因被撤并。想想去镇上读书也得送,再费几分钟就到了县城,所以就做了决定。
读第一年上学期,因疫情几乎没到学校上课。下学期早上送,下午接,中午在学校就餐。去年秋季开学前,学校告知提供住宿,便选择了住宿班。新鲜感一过,他有了情绪不愿意住校,我多少了解他在校的学习情况,也注意到他的变化,不大和人言语,原先开朗活泼,滔滔不绝的,现在变得待在家里不想外出。
不知何时起,上午课间30分被暂停,吃饭送至教室。可能出于安全考虑,很多时间孩子都被困在教室,加上人多,即便上个厕所也要来去匆匆,真正属于自己掌控的机会已经很少很少。原先爱蹦爱跳爱跑的他,已超越真实年龄,变得沉稳,迈不开步子。
以前在村小,偌大的校园给了他飞奔的空间。下课了,可以追蝴蝶,抓蜜蜂,作业很快完成,没有更多试卷,没有更多要求,无忧无虑,真是欢心的乐园。如今每天早晚自习要上课学习,即便周末还有另外的试卷。他喜欢画画,报了社团,只参加了一次,因为主课老师要在教室讲课,也只能停止爱好,他还能快乐吗?他还有快乐吗?
开家长会,学校先谈成绩,老师再讲成绩,一切以成绩为第一出发点。好像也只有成绩,即所谓的分数,才能体现老师和学校的价值。而其他阅读、演讲等课外活动什么也没有,说好的全面发展呢?
原先我们读小学时,全是自己跑着到校走路回家,中学离开村子也是骑自行车或跑着去。读高中,到县城也是骑自行车。在初中,每天下午最后一节都是全校课外大活动,我们一起到校外跑步。高中时,每天下午放学,尤其是春季,我们都出校门,跑上十里八里的。后到市里求学,每天早上也要跑上个一二十里地。如此,才使得工作二十多年来身体非常的硬朗。再看看今天的孩子,入托进园开始车接车送,小学、中学、高中读起来又有多少锻炼的机会?
走在路上,甚至在红绿灯路口,更多的人都显得急促匆忙,争抢向前,整一个“快”字了得。孩子还没出生,家长就想哪个幼儿园好,刚读小学一年级就担心读大学,不知何故跑得太快,焦虑一直在大跨越大飞奔,尔后又转嫁给了孩子。
像周末孩子想玩会,家长带其去辅导班,进寒暑假班,有多少时间接触蓝天、白云、大自然?“小眼镜”何其多,小胖墩何其多?
为孩子健康成长,教育部有好多要求。但具体到地方实际操作上会有变化,打上折扣。像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小学年级的平均作业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每天要至少要进行1小时的体育锻炼等等。可纵观身边学校,即便是小学寄宿生,也多是晚上9点休息,早上不到6点就爬起,睡眠不足影响身体正常发育,影响记忆和学习成绩,降低免疫力,还可能会造成儿童焦虑、抑郁等问题。
我想,晚上让孩子适当写会儿作业,或是适当看会有教育意义的影视,听听歌儿,早上晚一点起床跑跑步,不好吗?后来学期结束才知道,这早晚自习包括中午饭后让学生进教室,都属于教师专项付出,家长是要交费的。
我很想,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在校园跑跑,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可惜这么长时间,校园没有读书节,没有节日表演,没有演讲辩论,没有朗诵会,没有绘画展,甚至没有乒乓球台,连体育课一星期才上一节。我多想,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蹦蹦跳跳,而不仅仅是在中招考试体育加试时搞临时的突击。
多怀念以前早早放学,在田野,在坑塘,无拘无束地狂奔。那时学校没有心理课,那时我们的心理很健康。
现在整个社会好像都在抢跑,只要压不坏,就要一直压。无忧无虑的童年已成了历史,单调的色彩占据枯燥的头脑,谁不想七色光呢?
带着明眼好像也能看出来的隐形病蔓行,终会被其所累。
我听说,韩国好像已走过这样的路。
我还听说,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不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