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分享第773天 20190419
木楸正开花,一树粉红,一幅图画。高高低低,每一朵都有每一朵的美,少了哪一朵好像都是一种遗憾。
这让我想到了今天的课堂——分层教学。
昨天晚上我们布置作业是两页练习册。四人小组交换批改之后就要各自改错了。在巡查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写出“然”的四字词语和“唱”的同音字,错的比较多。我请张语婷和刘子玉在黑板上写出正确答案。其他孩子对照更改。
如何监管改错的速度呢?——让改完错的孩子站起来朗读。
该如何保证孩子能够正确改错?我快速寻找几个错误率比较低的孩子,看了他们的改错,确保无误后,他们就成为我的小助手,深入到各个小组一个一个进行二次批改。
如何知道错已经改过了?刚刚站起来的孩子被二次批改之后正确的,就坐下朗读自己的练习册。站位不同,进展也就不一样。
该如何保证朗读的效果呢?我又找了张檬检查监管。朗读不认真的孩子,换个位置——请到书架一角。
位置变了,心态当然就不一样。平时下课这里是孩子们最喜欢待的地方,但此时站在这里却是特别尴尬。他们不得不认真呐。
当然还有必须关注到的个性问题。有几个孩子,他们错误率高,也许是粗心,也许是弄不懂,他们不能独立完成改错,需要帮扶。就像精准扶贫一样,我们也是点对点的互帮互助。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帮忙成长快。
“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那是一种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顶部的毛顺还裹在绿色的叶片里,显得鼓鼓的。剥开叶片,将毛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这段话来自于这学期我们一篇课文——《麦哨》。
上图中的茅茅针是妹妹昨天特意从山上抽出昨晚特意送给我的。她知道我喜欢吃,也知道我们班里的孩子也喜欢吃。去年就是这样。
完成昨晚练习册批改任务之后,我们完成昨天下午四单元试卷另一面。与此同时,组长把茅茅针一根一根分发给认认真真答题的孩子。每个孩子开心的接住之后迅速放到位斗里。他们已经学会了对美食的等待。
下课了,所有的孩子从位斗里拿出自己的毛毛,开始各种享用。有的在桌子上摆出不同的图形,有的拿在手中晃动,有的迫不及待把茅茅针里边白色的绒毛抽出来放到了自己的嘴巴里咀嚼。……
你瞧,他们多开心呐。
对同样一个班级的孩子进行分层教学,每个孩子的收获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孩子如同一棵树上不同位置的花朵,各美其美,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