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几年前,应邀参加一个单位的年度考评时,发生的一件小事记忆犹新,如今用教练思维重新思考,进行事件回放,觉得很有借鉴意义,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事情是这样的:在考评时,由于负责考评的同志和工作人员经验不足,在收发测评票环节出了点问题。一是测评票对应人数统计错误,导致测评票张数不足,有的人手里没有票;二是工作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在发票、收票、清点、核对环节安排不严密,发生了中途空场问题,此时工作人员有点儿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很是尴尬。
虽然事件并不大,也并未妨碍测评进度。但是我仍然习惯性的对此事件进行了评价,并与该单位主管人员进行了简短沟通。以我(用A代表)问他(用B代表)答的形式进行,对话是这样的:
A:对于这件事情,您认为问题出在哪里?责任在谁呢?
B:问题不在我们这里,我们是配合的,考评组的人说印多少张票就印多少。(典型的归罪于外心理)
A:复印测评票的时候你们做了提醒吗?比如万一出现填错的情况怎么办?是不是应该多复印几张备用?
B:这个没有提醒,人家让复印多少就是多少。(注意:这个思维还是人家要我干,被动接受,言外之意是干好干坏不关我的事)
A:即使考评组人员不同意多印,你觉得是不是也应该善意提示一下呢?(没有责任,也需尽到义务)假如同意多复印几张备用,是不是就不会出现会场等待的尴尬情况呢?
B:嗯......这个应该是的。(认同了这个观点)
A:您认为在工作人员分工上是否存在问题呢?
B:应该没有问题,后来收票时候有点乱,谁都帮忙收票。还有测评票不够的时候领导也下来帮忙清点,显得有点乱。(依然认为工作人员分工没有问题,没有反求诸己)
A:在测评票不够人手一张,工作人员去复印,人们等待的时候,大概有10多分钟的时间,我看见你们前期已经收上来的票还没有进行分拣,等到台上领导下来过问和帮忙,四五名工作人员才开始匆忙的分拣清点,您觉得会场工作人员的分工方面没有瑕疵吗?
B:.......(不置可否)
2
由于时间关系,对话就这样结束了。
不难看出,主管人员对这个事件的认知一直是“我做配合,所以无责”的心态,虽然谈话中我几次提示,但他始终没有逆向思考,没有想想作为配合者同样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这个心态就是我们常说的“归罪于外”的心理。什么是“归罪于外”呢?我们先看一个故事:
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喝。他们找到了一个油瓶,但是瓶口很高,够不着。
三只老鼠商量一只踩着一只的肩膀,叠罗汉轮流上去喝。当最后一只老鼠刚刚爬上另外两只老鼠的肩膀上时,不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惊动了人,三只老鼠逃跑了。回到老鼠窝,他们开会讨论为什么失败。
第一只老鼠说,我没有喝到油,而且推倒了油瓶,是因为我觉得第二只老鼠抖了一下。
第二只老鼠说,我是抖了一下,是因为最底下的老鼠也抖了一下。
第三只老鼠说,没错,我好像听到有猫的声音,我才发抖的。
于是三只老鼠哈哈大笑,异口同声地说:那看来都不是我们的责任了!
三只老鼠演绎的正是“归罪于外”,形象而贴切。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习惯于将事情的成功归结于自己,而将过错和问题归结于环境和他人。
生活中,归罪于外的现象随处可见。老板交代的事情干砸了,部门之间互相推卸责任。本部门的工作没有完成好,参与者相互指责。
产品卖不出去,销售部门说产品技术含量低,不符合大众需求,或者抱怨质量有瑕疵,而研发和质检部门又抱怨销售不给力,广告投入少等等,这样的事例很多很多。
成功了自然可喜可贺,失败了也不要相互抱怨和推卸指责。要认真反省,分析失败的原因,勇于担责,积极查找自身不足。只有这样才知道“错”在哪里,才能对症下药,堵塞漏洞,加以解决,完善提升。
3
职场语录有一段话说:
【自我反省是个人成长的好途径】
1、不怕遇到困境,人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正视问题;
2、遇到问题不要急,急也没用,反正也发生了;
3、不要老找客观原因,一定要深刻自我反省,到底自己哪做得不好;如果你习惯了把原因都归结于外,那等于关闭了成长的大门;
4、改变自己的做法,不断改进是进步好方式。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改掉“归罪于外”的思维定式,正视问题和不足,时时自检,事事反省,不断改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完美,把工作做的越来越完美,让自己的人生越来越完美。
END
钱眼观天下 我是老钱 我为梦想代言
作者信息:老钱,简书写作新人,培训师。微信公众号:qlsh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