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昨天我才把6月份的生活进行了梳理和复盘,而此时7月快过半。为什么拖到现在呢?因为总有事情排在它前面,总在处理那些看起来紧急的事。
但再仔细分析又发现,6月份虽做了一些事儿,但其实整个人的状态并不是很好,大多时候处于情绪调整当中。常常有一种被时间追着走,快喘不过气儿来的感觉。对于做过的事也没有及时进行思考和复盘,导致在同样的地方继续掉坑。所以事情虽然做了很多,却并没有太大成长。
我一直认为是自己智商和能力不够,也苦闷于自己为何无法兼顾更多的事。直到今天看了吴军老师的 《见识》才意识到,当一个人不能把一件事做好时,这个时候不是要做更多的事,而是应该少做事情。
有点违背常规是吧?其实这也是他所讲的第一个要点:跳出思维定式,重新判断一件事的重要性。就拿我上文提到的,我一直在做新的事情,所以复盘这事儿就扔一边了,但若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得不偿失。做事是为了成长,借此沉淀经验,摸清底层规律,培养迁移能力,而如果只停留在做事本身,那么做100件你的收效甚至不如10件。
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事情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该专注于那些最重要和最少的事。
当然,很多时候人并非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事,只是大多时候过于贪,放不下,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未作长远打算。这也就有了吴军老师说的第二个要点:敢于舍弃。没有舍就没有得,也许是舍弃一部分安全感,也许是舍弃一些金钱名誉等等。想清楚你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就会发现舍弃一些东西,人生反而更轻松和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