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音乐的起源,是从求救开始的。原始人在没有语言,遇到危险的时候,会发出声音向同伴求救。慢慢的,他们就发展出一套“节奏”。当双方都专注求救的时候,他们不小心把武器变成乐器,把求救变成合奏,就是因为这个不小心,他们发现了音乐,忘记了争斗。
这段话是这部电影的结尾,却是整部电影的开头。这是一部喜剧,这是一部犯罪片,这是一部爱情片,这是一部音乐片,这是《大乐师·为爱配乐》。
一个对声音极度敏感的小混混,他的生命中却只有一首Demo能让他安静下来,忘掉那些曾经的争斗。而当他真的有一天,遇到了那首歌的主人,却是作为绑匪和人质的身份而相见。
在大海上一个漂浮的小木屋里,两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的逃跑计划,却也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情感的转变,也完成了一首属于他们俩的歌。他愿意为她戒烟戒辣,游泳练气,锻炼身体,把嗓子养好,只为了为她唱一首歌。她愿意弹着他千辛万苦搬来的破钢琴,在风声、浪声、水滴声的合奏之下,为他奏出最奇特的乐章。
无厘头的剧情设置,使得在这部电影里音乐可以与周遭的一切融为一体,都变成音乐。你也许从未见过这些乐器,用钢管做的笛子,酒瓶和油桶做的架子鼓,铁盒和钢丝做的吉他,夹子和木板做的键盘,一块黑白布做的钢琴,原来音乐从来不是只属于上流社会,生活中平凡的点点滴滴也能够成为配乐。就连打架斗殴也能在莫扎特《小夜曲》的伴奏之下变成了舞蹈,黑帮大哥带着一群小混混跳起了街头舞蹈,连拆车砸玻璃的暴力场面也具有了美感,不禁让人瞪大了眼睛,感叹一声“还可以这样”。而绑匪与人质之间奇特荒谬的关系,浮夸式的表演,极尽夸张的表现手法,也更加凸显了音乐的主题,充分表现了音乐的魔力。
如果说近些年来,作为本片男主的郑中基拍的大多是别人眼中的烂片,但他的演技从未被质疑过,尽管他是歌手出身,却是作为一个喜剧演员被大多数人所熟知的。而在这部电影中,他同时作为一个歌手和演员的结合,不仅演唱了贯穿始终的那首《没听过的歌》,表现出曾经被誉为“歌神”张学友接班人的动人声线,还饰演了一个为爱和音乐愿意浪子回头的小混混。当他明知警察蹲守,却愿意捂着刀伤,混进大乐师歌唱比赛的现场,甚至不惜曝光在聚光灯之下,只是为了用生命唱完这首属于他们两人的歌。
我终究还是感动了,却是在看了那么多的外国大片以后,在一部只有6.3分的电影面前。当量化研究的方法甚至延伸到娱乐的领域,不管是一张专辑的销量,还是一部电影的票房都成了衡量好坏的尺度,而豆瓣评分更是一部电影是否值得一看的硬性标准。艺术性、思想性也许是构成一部电影的价值高度不可或缺的因素,可是作为一个观众,我们真正观影的同时是代入了自己喜好的。如果说评分是为了多数人的客观,那么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又被置于何地呢?
一部电影,只有观众的参与,才真正具有了生命。一首歌,只因为有听的人,才有了灵魂。
最后,两个人都因为音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四年后,阿勇出狱,子牧去布拉格旅行回来,他们重聚在那个小鱼排之上,原来音乐真的能改变一切。
我真心推荐你抛掉一切的评分和评价,只是单纯的沉浸其中,听着这首歌的旋律,看着阿勇对子牧的温柔,想着这些年来有没有这样一首歌的陪伴陪你度过艰难的岁月。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首属于自己的歌,陪我们度过孤独和感伤,带我们看到另一个世界,遇见另一个人。而这正是这部电影想要告诉我们的。
请原谅,作为一个男生,我还是很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