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众创业热情最高涨的时候,互联网圈有个段子广为流传:
你用小米手机,穿凡客T恤,泡贝塔咖啡听创业讲座,宅家看耶鲁公开课,知乎果壳关注无数,36氪每日必读,BAT大格局了如指掌,张小龙贪嗔痴如数家珍。肉夹馍只吃西 少爷,约饭局去雕爷,喜欢罗永浩胜过乔布斯,逢人便谈互联网思维...如果上述条件都符合,那你应该还在每天挤地铁。
罗胖在逻辑思维里面提到过,并为之而辩解过,在我看来辩解内容却极其苍白。创新本是专业人士在某一行业专注浸淫很久后才能做到的事;创业更是九死一生,企业家对个人品质要求也可以说极其苛刻,十之八九都是牺牲品,更别提大众创业了。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想到的项目,无非送送外面,填填课程表。像共享单车这种想法是很多,成功者也绝对寥寥。
2016~2017年,知识付费领域开始突飞猛进,很多人付费学习、付费阅读、付费听课、付费写作。笔者作为一个不成功的、走进中年的职场小白领,内心也充满焦虑、渴望成功、追求进步,于是乎也在热潮中紧随潮流,付费、订阅、学习。言则必称逻辑思维、听则首推喜马拉雅,写又报名付费写作。于是乎也感内心充盈,一副颇有所得的样子。
然而,时过境迁,斗转星移,曾经热的领域现在依然热情不减,自己却越来越不踏实。零碎知识知道不少,技能却没有提升。曾经坚持的读书习惯被放下,所谓的专注也只是停留在口头禅上。
而细想来,现在的知识付费、专注学习跟之前的互联网创业草根也别无二致,不仅感慨,真是铁打的草根流水的潮流。一浪高一浪,浪淘尽,千万屌丝人物。
说到这里,不觉让人想到口头禅的来历。“禅”是梵文“禅那”的简称,意思是精虑。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性净自悟为宗旨,倡言“顿悟”。然而禅宗末流或世人把现成的禅语和公案常挂嘴边,常见人读佛经,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无理之口头禅不绝于耳。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自《菜根谭》)。
古往今来,浮躁不实之人,真同性情也。
当你发现,你发愤图强、追随大佬、学习各种技能后依然只能当谈资。大佬给你推荐的书你没读,大佬建议你做的价值投资你没做,大佬建议你静下心来专注在某一领域你没做。却一味追着大佬,刷新系统、传其语录,扬其名声。与自己又何干呢!说了一万遍“你走过的所有的路都是必经之路”也成不了仁波切;刷新一万遍思维系统,也成不了比特币大王;说一辈子终生学习也只是个普通的学生,然而终生学习者又算个屁呢?!
真正珍贵的,还是那些静下心来专注做事的人。
他们或许不是刘强东,却有可能是下一个汪滔(大疆无人机创始人)。或许不是罗振宇,却有可能是下一个徐逸(哔哩哔哩创始人)。或许不是程维,却有可能是下一个周胜馥(货拉拉创始人)。
那些下一个的名单里,他们不是这个或者那个的践行者。他们只是在自己的细分领域里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然后,等风来,而已。
下笔至此,笔者不禁想说,嘴上常挂着践行、成长等流行词汇或许没有错。但是别让这些东西成了一阵风就过去的口头禅。唯有沉淀自己,才能大概率创新。唯有长期专注自己擅长的领域,才能击败不专注的人,成为金字塔上层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