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生活皆教育,就餐即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孩子们的自我服务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我们大班幼儿在进餐时分别尝试自己取餐,突破传统意义上由“教师分餐”的进餐方式,采取幼儿“自主管理、自由取食、自我分餐具”的全自主进餐形式。让孩子们在爱和自由中愉快进餐。
原因:有个别孩子吃饭慢,有的爱挑食,但同时也发现孩子很爱参与劳动并且愿意照顾他人,依据孩子的 兴趣尝试着自己取餐,提升孩子用餐的兴趣和质量。
活动前我们对话:
师:餐前,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幼:我们要把手洗干净。
幼2:要拿托盘和毛巾
幼3:要搬椅子坐好······
师:好的,那咱们赶紧行动起来吧!
发起活动——
首先我们就采取了自主或值日生轮值的方式分发餐盘。
其次就是老师先盛饭,发放到位,鼓励孩子多回碗,谁吃完后需要吃菜和馍的孩子都可以自己来取,原则是吃多少取多少。
接着就是分组取餐,因为要考虑的时间和孩子能力的不同,先一组一组的取,孩子们兴趣很高。
实施之后我们一起总结,那些饭菜可以孩子自己来取,那些是老师盛,孩子自己端。
例如:菜、馒头、鸡翅、玉米、鹌鹑蛋、鸡蛋、米和汤等(孩子自己来取)
遇到的困难——
幼1: 哎呀,太难夹了,我都夹不住!
幼2: 勺子把太长了。
幼3: 啥时间才能到我呀!
幼4: 够了吗?老师
幼5: 哦喔,洒了!
幼6: 饭太黏了,好难打嘛!
幼7:这个馒头我吃不完!……
有沮丧,有埋怨,有等不急,有自我怀疑,还有一脸茫然,偶尔还有点小幽默……
自主进餐并不意味着自由进餐,俗话说的好:一定规则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去做。”从最初的“教师盛饭菜”变成“幼儿自主盛饭菜”,从“教师端送到位”变成“轮流自主取餐”,从“均等菜量”到“按需取量”,孩子们从被动到主动,参与的过程就是游戏的过程, 体验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在游戏中学习技能,何乐而不为呢?
幼儿在自主取餐过程中逐渐感受到了谦让与协作,学会等待和体谅他人,懂得吃多少取多少,让文明用餐植根于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