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球奖五提三中、评论家选择奖七项提名、演员工会奖男主男配双提、多伦多电影节观众选择奖……《绿皮书》无疑是今年奥斯卡金像奖的最大热门电影之一。
从豆瓣评分来看,这部电影的表现也相当不俗。
《绿皮书》根据真实故事改编:1962年,意裔美国保镖托尼·维勒欧嘉被著名的爵士钢琴家唐·谢利博士聘用为司机。
谢利在当时正从纽约开始举办巡回演奏,步步深入前民权运动时期的南方腹地。
而故事中的保镖托尼,正是电影编剧尼克·维勒欧嘉的父亲。
所谓的《绿皮书》,全称是《黑人驾驶者绿皮书》。1962年美国又一次掀起了白人至上运动,黑人邮政员维克多雨果格林为了帮助黑人在美国社会生存,编写了这本小册子,指出他们可以在哪些旅店和餐厅入住和就餐。
在那个时期,不同族裔间的友谊并不常见,但托尼却成为了这位钢琴天才最好的朋友。
两人偶然相识在一场夜总会中,托尼过硬的业务能力给谢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托尼被谢利聘请为司机,同时充当保镖。
作为一名有色人种男性,谢利想要去当时正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方,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电影中所有看似匪夷所思的事件,都是真实发生过的。编剧尼克觉得,事情本身已经足够令人惊奇,简直无需再加入别的虚构场景。
比如托尼一口气吃了25个热狗,那也是真的。
画风突变了是不是……明明挺严肃的题材,却给人一种看双口相声专场的既视感。
美国历史上这段紧张时期,在俩人一路的调侃中也变得生动起来。
但种族主义仍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不管嘴炮打得有多欢,托尼与谢利拥有不同的肤色是清清楚楚摆在他们中间的事实。
在二人的这一趟旅程中,对于“非我族类”之人的怀疑甚至恐惧,如幽灵般纠缠着他们。
在舞台上大放光芒、家财万贯不愁吃喝的谢利博士,并不像托尼想象的那样享受着“上层待遇”。
不亮出著名钢琴家的头衔,他在南方人眼里依旧只是“又一个黑人”。
努力与机遇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却唯独改变不了肤色,而这正成为歧视者的靶子。
而托尼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白人,他拥有拉丁血统,来自纽约最混乱的地区之一,在当时日子也不好过。
谢利的孤独与忧伤,无人可以共享。关于他的性取向,他也不知找谁交流。
他习惯将脆弱的自己交给酒精。他像一座孤岛,惊人的才华和无边的惆怅是包裹小岛的海洋,将他与所有人隔绝开来。
托尼从没见过他这样的人。他受邀进入了谢利的生活,成为了为数不多的与其交心的人,并最终改变了彼此。
托尼在谢利的帮助下给妻子写情意绵绵的信件,跟着谢利开阔眼界。
按编剧尼克的说法,父亲托尼从这趟旅程回来之后“性情大变”。从影片的开头可以看出,托尼并非没有种族歧视,他对非白种人使用过侮辱性词语,他也曾屈从刻板印象,用肤色来判断他人。
但在托尼亲眼目睹谢利所受的羞辱之后,他感到了愤怒。相处一年半的时间里,他改变了。后来的托尼已经能够大大方方地邀请谢利来自己家过圣诞节。
“我父亲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这不是任何借口,”尼克说,“经过这次疯狂的旅行,他与谢利博士成为朋友、看到种族隔离暴行之后,所有这一切都消失了。”
有趣的是,生活中的托尼在后来成为了一名演员。
他出演过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好家伙》,最有名的角色则是《黑道家族》中的卡梅恩·路普塔兹。
他和谢利博士,也成为一生的朋友。两人去世的时间只差几个月。
天才钢琴家,粗俗的司机,在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人之间,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在尼克将创作传记电影的意愿告诉二人时,谢利也送上了真诚的祝福,叮嘱他忠实记录自己和他父亲的故事,并要求等自己去世后再开始这次创作。
每一段对话、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事件,都是经尼克细细研究和考证过的,所以这部电影能用它的真实与诚挚打动观众。
尽管电影触及的是一个深刻的命题,但它并不执着于说教,而只是用肤色不同、阶级不同、性取向也不同的两个人建立起来的友谊告诉观众:那些外在的标准也许可以把人粗暴地分成三六九等,但它绝对没有办法阻隔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连接。
指导某类人群在社会中生存的“绿皮书”,其存在本身就是荒谬的,因为它在设立起一道保护屏障的同时,也建立起一道巨大的围墙,已经将墙内墙外的人做了不公正的划分。
所以,如果说真的有什么在人类社会生存的通行证,那只能是理解、信任与尊重,而它们,适用于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