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是社会和历史对一个中年人最准确和中肯的评价,年过四十,人生减半,经历了物是人非之后,再愚蠢的人也会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论这三观是否像终日播撒鸡汤的人那么高尚,却能够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
对于成功人士来讲,四十岁上下时基本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无论是在商海中劈风斩浪,还是在官场职场中浮沉,会形成基于自己人生经营模式的三观,这个群体与“非成功人士”之间的差异,往往不是直接受道德约束的影响,就如同跑道上遥遥领先、位居第二、排名靠后的三个运动员,他们的想法和做法都大相径庭,冠军可能会想方设法的守住自己的位置,位居第二的则会发奋图强的超越冠军,而排名靠后的,可能想得更多的会是如何超越一部分人达到中游水平,而他们的最终的目标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全力冲过终点线。
四十岁的中年人,面对的是不再有更大能力为自己无私奉献的父母,面对的是迅速成长起来的下一代,面对的是逐渐退化的学习能力和精力,面对的是来自于各个方面更加激烈的竞争和压力,面对的是飞速发展的社会和科技。
人们流传的一句话颇有道理:成年人与孩子最大的区别,就是成年人得自己收拾烂摊子。
有多少中年人因为各种原因,在竞争面前败下阵来,失业、下岗、破产……又面临年龄的尴尬,不能走上心仪的新岗位,只能将标准不断降低,他们也许年轻时有过稳定的岗位或事业,激进和追求促使他们不断的向更高的高度攀登,放弃了事业单位或者国企这种相对稳定的“大锅饭”,也不能说完全是高估了自己,而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们不能看到隐性的风险,而到了能看清世事的时候,却又要面临更加艰难的抉择。
于是他们开始缩小交往的圈子,开始变得瞻前顾后,开始重视把眼光放低,开始更加急于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他们渴望那种年过四十,身体健康,衣食无忧还略有积蓄,夫妻和睦,孩子上进,有一份自己擅长且喜欢的职业或事业,不求流芳千古,但求平稳安逸,这种境界,真的是一种奢求。
诚然,有很多成功人士的境界远不止如此,但数年的阅历会明确的告诉你自己:能够脱颖而出的成功人士确实是凤毛麟角,绝非是群雄争霸。
有些人将失败归结于自己没有强大的家庭背景,没有丰富的社会关系和资源,没有丰厚的资金基础,因而常常有人抱怨:要是我有个中央的亲戚,能成现在这样?更有甚者,以此为借口,乐于一些无聊的事情,荒废了学业和事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虚度青春。
其实成功人士和非成功人士的区别还有一种差距可能是选择和坚持,一个正确的选择,加上永恒的坚持,也许能成就出比现在更好的自己。
如果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注重自己能力的提高,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注重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生活和事业,注重风险评估和分析,注重有经验的亲戚朋友的劝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老话在人到中年时你会发现越来越变得有道理,要知道在自己血气方刚的时代,这句话是多么的不可思议,或者说是不可理喻,大都会昂起头来回应:你的观念太陈旧啦!
人到中年,当你把你的经历向孩子们讲述的时候,又能被接受多少呢?
人生过半,学会了少犯错误,因为你会清楚的知道,你已经没有了犯错误的余地,而且要靠你自己来为错误买单。
当然,这仅仅是平民半生象,尽管世间的普通人始终占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