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度,我们都喜欢用“不愿意将就”来作为托辞,表达自己的内心和个性,来发泄青春年华里的那一份反抗和不畏现实的勇气。
然而,岁月无情的变迁,多少人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就像大学一位女同学说的那样:毕业后,我早都没有个性了,我被生活打击的不行了!我完全可以用自嘲的角度来聆听她这一句话,然而,我没有。明白她的经历后,我觉得她这句话夹杂着更多的酸楚和无奈。
提及“将就”一词,我似乎有很多话要说。身边的好多事情让我不得不多次把“将就”提起,亦或者唯有“将就”可以形容种种。
我们不再刻意的去设置手机桌面,手机铃声,甚至去更换微信头像、发一条动态。以前,我们总是把手机铃声调成自己喜欢的歌,总是将手机壁纸换成某一个明星或者自己喜欢的某一背景,总是将微信头像和近期接触到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总是将自己的小确幸习惯发送动态……
然而,我们渐渐的并不像以前那样做了。手机壁纸是出厂设定的,铃声也是手机内置的,一张图片几乎长期包揽了所有的社交软件头像,翻开动态一看还是大半年前,甚至是去年。
我把这种状态叫做将就,也有人说是成熟。我不排斥别人的看法,只想阐明自己的观点。我们不再认真的对待每一天,不再期待明天会有什么新的事物发生,不再用积极的正能量的事物来使自己有活力。很多时候,这种状态将我们置于一种遗忘的角落,一种孤独的角落,甚至处于抑郁的阴霾里。
现在很容易发现,身边的人都和手机绑在了一起,微信发一条消息,立马就回复了,明明都在线,可是不会聊天交流。美其名曰:大家都很忙,不想打扰别人。然后自己也不知道拿手机干什么,就等着这一晚上的时间应付过去,明天继续重复着今天的生活。
昨天,和一大学同学语音聊天,我问她一般都用手机干什么?她说:也不知道干什么,就刷会微博,看看新闻。我说,那你为什么不把自己觉得好玩的,或者自己看到的新闻转发到群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她说:没有这个习惯,自己看到了就可以了。
我们学会了用手机去打发时间,仅仅是消耗那么一晚上的时间,将就着应付着自己,应付着别人。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所谓的“将就”就是将自己和别人疏远了,将自己封闭起来,彼此之间保持了一段距离。
学会了将就,也就学会了应付。不会主动的去维系友情,爱情,甚至是亲情。我们习惯了逃避亦或者说是习惯了将就,我们总以为我们还是以前的状态,还是之前的你我。就像某一段友情,总是用过去的状态来衡量来应付,逃避现实,欺骗自己,以最佳状态把一段段友情将就着,总感觉都在彼此内心的最深处。然而,终不敌岁月,直到后来只能对第三人说:我们好久没联系了!
慢慢的,我们学会了将就,学会了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将自己过于简单化。学会了逃避,学会了将一个误会搁浅在岁月里,学会了用一些托辞作为借口来为自己打掩护,逢人却说自己过得很空虚,很孤独。
我们的将就,让我们越来越懒,懒到不想去解释一句话一件事情,甚至懒到去应付吃一顿饭,去喝一杯热水。在每一次将就中,我们把自己和身边人的距离拉的越来越大,以至于都没有聆听者去分享我们的心里话和苦楚,逐渐了也丧失了倾诉排遣的能力,慢慢的我们变得烦躁,焦虑,悲观,甚至抑郁。其实,我们内心深知这不应该是我们的状态,但我们还是义无反顾的活出了这样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