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3【33天写作】
时间:2018年3月1日
主题:《断舍离》读书笔记
书名:《断舍离》
作者:山下英子
摘要
1、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2、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3、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4、“断”和“舍”都需要doing,也就是行动,action。不断重复doing之后,就能抵达感觉的世界,也就是达到being的状态。行动是与思考同时进行的,可从思考的状态转移到感觉的状态,扔掉家里的一件垃圾,这个简单的动作就能磨砺你的内在的感应力和智慧。
5、自己与物品的关系:物品要用才有价值。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断舍离的目标,就是让整个社会上的物品都能各得其所。
6、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记了“东西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品味”。
7、 时间轴要锁定在现在。有些东西实际上已经成为垃圾了,必须得处理了,可还是因为太重、太麻烦,所以就懒得去扔。这意味着,把能量留给未来,让未来去处理了。可这些东西留了下来,反而会强化这些东西所包含的的回忆和能量,给人造成混乱,八成物品的时间轴错位到了过去或未来上。在断舍离中,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问题。
8、打造物品外观形态的两大原则:只需一个动作原则(靠一个动作就能完成,比如拿掉容器的盖子);自立、自由、自在法则(收纳时让物品“立起来”,物品的摆放要便于选择,立不起来的东西要卷起来,自在地方)。
9、我们的直觉可以分成阴性直觉和阳性直觉两种,简单来说,阴性直觉就是异样感。其实没必要消除这种异样感,如果能够意识到让自己感到异样的原因,因此而卸下包袱,或是对此有所领悟,那么久不会徒增多余的压力了。把“啊,好碍事”这种异样感否定掉的思维方式,就像是清除掉附着在直觉这根管道上铁锈一样。因为直觉原本已经告诉我们“应该消除掉”的存在了,所以只有在除掉那个“碍事”的东西的时候,”这个应该买“这种阳性直觉才会像灵光乍现般来到你的身边。如果有东西让你感到碍事,即使只是一瞬之间觉得碍事,也要在发现的当时就把它们一一击破。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10、如果能够认为一切物品都是向地球借来的,就能自然而然地涌出感谢与敬畏之情。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我们的心也是不断变化的。尽情地享受与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这一定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本身。当缘尽了,就潇洒地放手。不仅对物品,对一切的一切都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断舍离的愿望。
感想:
看了断舍离,我感触非常深,自己也动手整理了一边办公室,扔掉了很多东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以断舍离的理念为基础,写了一份给大学生的整理术文章,下面分享给大家。
一、学会物品整理
(一)什么要学会整理
理由一: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每个人都有过找重要东西的经历,你可以想象一下:你去考试, 走到教室的时候, 发现自己学生证忘了带, 然后你急急忙忙跑回去找学生证。 可是,当你回到寝室的时候, 你发现自己桌面上、 抽屉里都乱七八糟地堆满了东西, 根本没法下手,只能翻来覆去的找,急得满头大汗,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学生证就是找不到,考试无法进行。我想如果这件事发生你身上,那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理由二:给自己和他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一个卫生良好,井井有条的寝室环境,能够让生活在其中的同学保持愉悦的心情。再想像一下:你走进一个寝室,首先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看到门口的过道里堆满了垃圾,地面非常的脏,有所的垃圾桶都是满的,桌面上有一个放满烟头的烟灰缸,椅子上堆满了脏衣服,床上的被子都有点发黑,其中一个枕头黑的跟煤球一样, 然后你走到阳台边上, 推开玻璃门, 你惊呆了, 阳台上居然堆放了好一些生活垃圾,好像有白色物体在蠕动,最后你推开了厕所的门,里面是漆黑一片,一股臭味扑鼻而来,你赶紧关上了门。这样的寝室在我检查卫生的过程中,时有碰到。你可以想象下,如果你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那是怎样一种心情?
理由三:让自己学会断舍离。一般来说,大一的寝室都是空荡荡的,东西很少。可是,等到大四毕业的时候,寝室里总是堆满了东西,等到自己毕业要走的时候,发现很多东西根本是自己不想要的,或者说是毫无价值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却不断的占据着大家的空间,让我们无法畅快的呼吸。很多时候,我们把一件都是留着,总是会给自己这么一句话:丢了怪可惜的,还是先留着吧,说不定以后还要用呢。事实上,这个东西可能你再也没有用过了,而它们确不停地吞噬你的空间,让你透不过气来。
(二)如何整理
第一步:排除干扰,腾出空间。
整理物品最大的阻碍是情绪困扰。 当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摆在我们面前时, 我们心里非常矛盾纠结:这从哪开始整啊,要整多久啊,反正整好了也会乱的?我们感觉这个事情对自己非常有挑战性,产生了畏难情绪。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结后,我们被那个懒惰的自己打败了,放弃了整理。因此,整理的第一步首先要排除这个负面情绪的干扰。具体的做法非常简单,就是找一个大箱子, 把自己桌面上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儿全部丢到里面去, 让桌面迅速变得干净整洁起来。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整洁的桌面的时候,非常有成就感,心情大好,有了更多的能量去做接下去的整理工作。
第二步:找出重点,学会舍弃。
在桌面所有的东西都被收纳进箱子后,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哪些物品应该留下来,放回桌面?这里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 这个物品是否是我们需要的?这个方面解决的是主体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判断这个物品是否有用,是从使用者也就是从自己的需求角度来看的,而不是看这个物品本身的价值。例如一些已经使用过的教科书,你已经不需要它了,但是作为一本书来说,它还是可以使用的。
第二,这个物品是否是我们目前需要的?这个方面解决的是时间的问题,也就说这个物品当下一段时间内,你不再需要它。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有些东西目前没有什么有用,但是说不定以后会有用,就把它收纳了。而这些东西在以后的生活中其实也不会用到,经过一段时间也变成了垃圾。因此,我们在判断物品是否有用,要从自己的当下的需求出发,也就是拿起一个物品,就问自己一句:当下我需要这个东西吗?如果不需要,那就果断舍弃,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
第三步:合理布局,摆放整齐。
当我们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东西以后,我们要给这些东西安排合理的位置。在物品布局之前,我们要根据使用频率,给这些物品排下顺序。如果一个物品使用频率较高,那么我们就要把它安排在离我们比较近的地方。例如,笔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那么我们可以在桌面的右上角放上笔筒。
但是如果一些物品虽然有用到,但是频率比较低,偶尔要用,那么我们就可以放到书架上层,或者抽屉里。同时,我们要给这些物品划定固定的位置,每次用完以后都放回原来的位置,形成自动化的行为模式,那么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需花时间去回忆这些物品存放的位置。
(三)如何养成整理习惯?
在刚开始做整理的时候,我们往往充满了热情,能够很好的坚持下来。可是到了后期,我们的激情开始褪去,慢慢产生了的一些倦怠情绪,不再经常整理。那么,慢慢地整理难度也在加大,我们更加没有动力去整理了,进入了恶性循环,养成整理习惯也就不可能了。我个人认为,要养成整理习惯,关键的是让要整理行为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而不耗费很多的自控能量。第一次整理的时候,我们要进行地彻底些,让桌面尽量留出多的空间,只放自己必须的物品。然后,我们要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进行整理,形成条件反射。一般来说,我每天会在下班前留出 5 分钟时间,用于整理自己的桌面。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这个行为就变成一种自动化行为,每到下班我就想到了整理,而且这个整理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根本不耗费我的心力。
因此,我建议大家在每天睡觉前整理自己的桌面。每当你要上床睡觉了,你就去整理自己的书桌,等做完这一件事你再去睡觉,让整理变得跟洗脸刷牙一样,变成非常自然的自动化行为,这样整理的习惯绝对可以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