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03e11:谈一个自己的专属领域,能为创作源源不断地提供养分。
一直不好意思写这篇作业,总觉得“专属领域”四个字是神圣而又难以企及的,不敢说自己有专属领域。本质上来说,我读的书不多,见过的世面更是很小,认识的厉害的人都不知道如何靠近,徒留向往和万分敬重。那么,我从哪儿挖来养分?
据说演员表演的方法分好几类,有的人强在表演本身,擅长拆分、设计、模仿、拿捏尺度,有的人则强在体验角色,用“我”去理解人物、感知情境。如果说电影是用音影讲故事,那用文字来表达故事的写作,是不是每个人也有不同的方法?有的人,用技艺,有的人,则用记忆。而我,刚好是后一类,靠的是燃烧自己的情绪,热烈直接却可能不持久。
翻开过去还残存的日记,再看这半年多来写的内容,无不反映出一点,这些文字全都是与“我”有关。如若要为我的创作源源不断地提供缘分,恐怕我需要去亲自体验更宽更广更不同的人生。我写不出北京是怎么样,我至今都没去过那个城市。我也写不出一个独生子女的人会有什么人生体验,我有兄弟姐妹。我更写不出大公司里高层领导们的日常,我是个一线员工……
但是,我的记忆里有小镇、有小岛、有农田、有村庄,它们的春天总是绿意盎然,青草幽香。还有儿时与弟弟妹妹一起冒着鼻涕泡打架,又一起光着脚去钓龙虾,而今我们相互扶持,保持关心,从不觉孤单。更有像父亲一样的漆匠手艺人,能用猪血调出暗红的颜料,为老去的人们装饰棺木,庄重而肃穆……
我自觉自己的运气真的很不错。尽管这些年我可能确实没太大的长进,还遇到了很多麻烦,但是总有朋友会直接或间接地为我拨雾指路,让我从不至于真的迷失。每一段迂回的路,都成为我一书胸臆的故事单元。每一次溃退的伤,都成为我想告诉世人不要害怕的小小经验。
我还有一颗敏感的心。在现实生活里,有时候我很强悍,有时候我很怯懦,我是一个多面的我。但是在我的日记里,在我的写作里,我是个坦诚的我,是个忠实的我,是个用文字作自我纾解的我,不失落,不悲观,心怀畏惧和怜悯。
我还是会继续用“我”去体验,去感受,去记忆,然后再继续表达、写作,用更多的文字,感谢遇到过的每个人和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