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第一节下课,小刘走到我身边,“有事吗?亲。”看着她那两只肿眼泡,我亲切地问她。
“我不想上了老师”
“嗯。能给我说说原因吗?”
“数学老师昨天把我叫到教室外,批评我,批评得可难听。”
“所以你难过得昨天哭了一晚上,眼睛都哭肿了。对吗?”
“没有哭一晚上,不过确实哭了。”
“看来数学老师的批评真的让你很伤心。其实前两天数学老师就告诉我说你数学课不学习……”
“数学老师说我不学习,影响到张某(副班长)也不学习,说我祸害一圈人。我真的听不懂。”
“嗯。你刚入学时能听懂吗?”
“能。那时数学题简单我还能学会。”
“不是现在数学题变难啦,你学不会啦。而是因为你对数学老师的情绪影响了你学习的动力。比如说现在,你肯定更不想学数学啦。英语能学会吗?”小刘点头。
“不是你真的不想上学,而是因为你想逃避。再说了老师的批评是不是建立在你课堂没有守纪律上,是这样吗?”小刘点头。“既然自己有错,承担责任是应该的。这样,你先进入教室上课。回头咱们再说。”小刘进入教室上课了。
今天我又恰巧批改到她的同桌小张(副班长)的作文:
你用鼓励改变了我
在生活或学习中,一定有人用行动、语言鼓励着你,改变着你,从生活中学到的也能影响你。
那是一个晚自习,我的数学成绩不算太好,班主任说过多找任课老师沟通。所以,这次我下定了决心,不知哪儿来的一股劲让我找到数学老师:“老师我的数学成绩不好,有些简单的题会写,但只要难一点我就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还有的题听不懂。”那你得认真学,上课认真听,不会的题问问,老师不会吵你,不学才会吵呢!”老师幽默地说。老师一边鼓励我,一边给我讲学习方法。顿时我我感觉老师很亲切,不一会儿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从此,上数学课我都会认真听讲。
但是,就算我认真听讲,有的题还是不懂,我就问问我的前桌,她不会嘲笑我,而是耐心地给我讲解,我很感谢她。
有时候我也会讨厌数学,因为它太难了。但是,那一次让我改变了对数学的看法。一个午自习,数学老师在讲卷时提问几个学生,我最害怕被提问了。因为只要老师一提问,我本来会的题也不会了,可终究还是没躲过。老师把我叫起来让我回答问题,我答出来时,老师又说:“你怎么做的呢?”我小心翼翼的把步骤说出来,心里终于放心了。老师还表扬了我:“很好!不错!”我心里像喝了蜜似的,甜滋滋的。
下课了,我找老师问了一道题,老师认真地为我讲解,还问我听懂了没,老师真是太和气了。
老师,谢谢你,用鼓励改变了我。
吃过晚饭,把你学生全部到齐的时候。我把这两件事说给大家听。告诉他们:情绪最影响人的成绩!在中考减压的来访者中,有一个小姑娘,他昨天上午进行了第三次咨询后,我终于捋清了,她并非简单的考前焦虑。而是人际交往中与人的相处关系影响了她的成绩,加上现在中考面临的压力,才让她长期的出现睡眠质量不好,从而焦虑不安等现象出现。
这个小姑娘小学时成绩中下等,语文还可以,英语特别突出,数学相当糟糕。上到七年级,第一次考试时,她的数学不及格,而其他科目都很突出。当时的数学老师没有指名批评她,而是说某某没有及格,要适当的多做题。这时她已经知道老师说的是她自己,从那时开始,她每天都会多做几道数学题,她的数学很快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几乎能考到满分,总成绩进入到了年级前50(本来她是平行班的学生)。然而到了八年级,她的年级排名是二三百名,她的理由是数学题变难了,所以成绩下降了。事实呢,我推测她应该换了数学老师。他点头称是。我告诉她这是她的情绪(对原来老师的留恋,对现在老师的不接纳)影响了她的数学成绩,从而影响了她整体的年级排名,而非是数学变难的原因。到了九年级她的成绩下降得更多了,到了年级的700多名。因为她换了班主任,她很讨厌现在的班主任,因为现在的班主任每天早上都会机关枪扫射一般训一通,而她的心情也在班主任的训斥中随着糟糕起来,虽然训的不一定是她,但她也不好受……事实也是这样,她有心里话,总是找八年级的班主任诉说……这就是很典型的情绪影响了成绩。
那么,今天我要大家明白的是:“要想有好成绩,你应该先怎么样?”
“应该先同老师搞好关系!”孩子们响亮的回答。
“怎么搞好关系?”
“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
“主动给老师拿东西!”
“主动问老师口渴不,给老师打水”
“下课时主动找老师聊天,承认错误,请求老师原谅。”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
“ 对!我们这样做绝对不是有意巴结老师,而是真心实意的想和老师搞好关系。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
“才能‘信其道’。”孩子们响亮的回答。
“好!所以,想提成绩应该先怎样?”
“想提高成绩,应该先同老师搞好关系。”此时的回答异常坚定。恰巧预备铃响起,政治老师拿着书本进入了教室,立马一名学生伸出双手就去接政治老师的书。我们会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