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迄今为止,今年还没有深入完整的阅读过几本书,总是拿个手机,用碎片化的文章,填充着碎片化的时间间隙,甚至是整段整段的时间片段。
若是论起囫囵吞枣式的快速浏览,《道德经》是其中一本,坦率说《道德经》属经典中的经典,该是虔诚、用心研读,只是在信息爆炸的现在,也是自身意志定力不足,心猿意马,略浮躁难安,也只能草草读完。
好在,还自知,读经典,一次必然不够,要反复读、反复悟,所以又选了蔡志忠的漫画版本,开始第二遍。
01我读《道德经》的原因
由于是经典,这本书早就纳入书橱中,当时纯粹是冲着经典去阅读。无奈,开了头几个章节,对照着注释,总读的磕磕绊绊,似乎过于枯燥了些,也就暂时中断了。
再后来断断续续的接触心理学方面的一些书籍,一些知识,了解到一些心理学大家如荣格,他的集体潜意识、他人格类型理论是深受咱们的老子影响,而且据说仔细研读过《道德经》;另外家排的创始人海灵格,也尤其推崇老子,《道德经》读了100多遍,据说他的家排系统疗法很大程度上受“无为”思想影响,认为是来自另一时空的智慧,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在变迁。
而我自身一直有个小心思,心理学起源于西方,时不时看到一群群据说是西方的心理学大家,在我们中国这片心理处女地上“传播指导”。
他们赚着尤其高额的授课费用,受着一群群心理学爱好者和从业者或者心理异常患者的追捧,有些人崇拜的五体投地,感激涕零,认为是自己生命的救赎和福音。
甚至个别人,其中包括一些据说是圈内的心理名家,举起心理学这面大旗,挥手聚集粉丝,痛斥传统文化的糟粕,带着愤怒和仇恨,把传统恪守的“孝道”驳斥的体无完肤、一无是处。
比如,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心理群,里面的论调几乎让我窒息,最后我忍无可忍退群保清净。
我曾经在心理学、身心灵、宗教….这篇随笔中提及到自己的看法,心理学只是一门新生的学科,其所适用的对象也是有限,奉为绝对真理,将其中第一些理论和方法绝对化;甚至将其视为攻击传统文化的武器和弹药,总是走了另一个偏执境地,隐约感觉不合常理。
所以,今年我就想着要阅读一些传统经典,而且也坚定的认为,必然有一些足够智慧的古人,已经在心理、体悟这方面做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比如老子《道德经》、王阳明《传习录》,而且隐隐觉得,这两本属于大法,绝对可以妙杀一些单纯的心理书籍,毕竟这两本书是经历过岁月的敲打和锤炼,经得起推敲和研磨,受得起读个百遍千遍。
哈哈,骨子里,我还是很有民族自尊和自豪的人,也有些赞同一位哲学博士的观点
“中国哲学不挺立、那中国就挺立不起来”
“孝道的本源为生,也就是对自我生命的肯定、赞许和传承”。
也许,传统文化就是整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人有身心灵,文化亦同。传统经典文化已经成成为我们文化基因中很重要的一段,无论如何你也驳斥不了,它就是存在。
心理学讲究人的心理是个渐进发展过程,每个阶段的缺失或过度,也许就会有冲突和病症,这也侧面说明《道德经》中,顺其自然,尊重规律,和谐相处的理念核心~~
02再来谈谈读《道德经》的体会
我的体会1-烦恼而又不知如何解决时就观察大自然“母亲”吧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这几句《道德经》中的经典(道德经整部就是经典),在我个人的理解,其就揭示了自然宇宙孕育一切、滋养一切,承托一切,但是这其中又有着生和被生,简单的说就是有着一定的先后、秩序、等级的关系,只有知道了自己的生的源头,尊重这个源头,臣服这个源头,才能让这个生更有意义,才能生生不息。
所以有的时候,我烦恼,难以静心,主要是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我就想那么观察一下大自然吧,享受大自然吧,我想大自然(或者是宇宙,但是宇宙我们观察不了)孕育了一切,是一切的“生母”,万千变化都离不了这个最基本的“生”,大自然也是补给能量的良好的选择。
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位寺庙的僧人聊天,提到工作中种种的烦恼,那位僧人就说:
你看长江的源头也是小溪流啊,也许一小抔土就堵住了,但是等它慢慢的演变、扩大,成了长江了,再大的山也挡不住了。
你看观察自然的种种现象,总能让自己的思路一下豁然开朗。
我的体会2——为什么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就出生在那个时代
曾经有一次听课,有个人提到说,为什么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都密集出生在大约公元前600-300年?中国有孔孟老子、西方有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哈,我只知道大名),以后似乎难有出现这种惊骇世俗的人物,甚至提出是不是有外星球的智慧生物,把这些思想通过某种方式灌输给他们。
我当时就嗤之以鼻,但依旧保持沉默。我觉得这个猜想太过于荒诞,太过于瞧不起人的智商和智慧。
我的猜想是这样的~~
那个时候人已经存在好几万年了吧,具体我也不知道多少年。你说那个文明未开化、科学未起步的年代,没手机、没电视、没报纸、没收音机。
一天到晚除了吃饱肚子外,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抬头看天、看地、看风、看水、看百畜、看花、看树,看四季轮回、看斗转星移、看生老病死,看无名……
一天24小时有15个小时在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一代一代用图腾、用粗劣的壁画把所看所观察,记载下来,慢慢积累、演绎、提炼,在特定阶段该出现的就出现了。
就像婴儿要受精、10月孕育,1岁行走,这文化也要经历一定时间的种子、萌芽、孕育,到特定时间点就会落地结果,只是需要几个足够智慧的人形成系统,表达出来,时势造就英雄,也造就伟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
所以,现在为什么没有那么智慧的思想家,一方面时间还没到,另一方面,现代人享受着科学文明成果的同时,慢慢的也丧失了一些看天、看地的本事,已经和自然脱离,对自然的种种变化已然麻木,当然应该还是有那么一些足够清明、警醒的脑袋,还在延续和传承。
所以,放下手机、放下灯红酒绿,放下俗尘功名,适当的时候,就做个纯粹的自然人,感受一下大自然,兴许也不错。哈哈我笔写我我心,这个只是今天一时兴起,随笔写下,只是个人观点,自娱自乐,有人探讨,更是欢迎。